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脊柱源性疼痛需要微创介入治疗吗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柱源性疼痛需要微创介入治疗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玉静
陈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柱源性疼痛是否需要微创介入治疗需视疼痛类型、严重程度和对保守治疗措施的反应而定。对于无法通过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缓解的顽固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选择。
1、脊柱源性疼痛的原因
脊柱源性疼痛是由脊柱结构问题或相关功能性障碍引发的疼痛,可涉及颈椎、胸椎或腰椎。常见病因包括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脊柱侧弯、脊柱滑脱等。
外部因素如久坐不动、不良姿势、过度劳累等也会增加脊柱负担,诱发或加重疼痛。自身因素如年龄增长引发的退行性病变更易导致椎间盘退化、韧带增厚或骨质增生,进一步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早期疼痛多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得到缓解,如未及时干预则可能加重,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微创介入治疗有哪些类型
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脊柱源性疼痛的常见方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对疼痛神经靶点进行热传导或冷冻,阻断神经信号传递,适用于关节损伤或神经压迫引起的疼痛。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减压术:利用激光或等离子技术消融突出的椎间盘部分组织,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椎体成形术:通过注入骨水泥修复因骨折或骨质疏松引发的椎体塌陷,减少疼痛并增强脊柱稳定性。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但需要在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非手术治疗是否仍有价值
在考虑微创治疗之前,推荐尝试非手术方式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例如: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减轻炎症,或短期处方镇痛药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依靠牵引、手法按摩、超声或电疗等缓解肌肉紧张,降低神经压迫的程度。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坐姿,避免久坐,多做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加强背部支撑力量,对减缓疼痛有帮助。
如果经过正规且充分的非手术治疗仍无明显疗效,才考虑微创介入手段。
微创介入治疗对于缓解脊柱源性疼痛是一个高效且安全的手段,但必须在明确病因并尝试保守治疗后慎重选择,确保最大化获益并规避潜在风险。如症状持续难以缓解,建议咨询脊柱外科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坠积性肺炎是怎么回事

坠积性肺炎可能由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细菌感染、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位引流、抗生素治疗、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长期卧床:长期卧床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减慢,痰液难以排出,增加感染风险。建议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体位引流。 2、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可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 3、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痰液滞留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10ml每日三次,或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4、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是常见致病菌。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或头孢呋辛酯片250mg每日两次。 5、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等患者更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氧疗或呼吸机辅助治疗。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需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卧床患者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清醒状态下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进行深呼吸训练。护理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