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子宫内膜炎一般可以通过B超检查发现,但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B超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等异常表现,但特异性较低。
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能够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等间接征象。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回声增强或宫腔内积脓等表现。慢性子宫内膜炎的B超表现可能包括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回声不均或宫腔粘连等改变。B超检查无创、便捷,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B超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且不能直接观察到炎症细胞,因此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对于临床表现典型但B超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病变并取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可发现浆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可辅助判断炎症程度。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结合病原体培养或PCR检测明确感染类型。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下腹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除B超外,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宫腔镜、病理检查等进一步确诊。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避免性生活。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需遵医嘱完成疗程,定期复查,预防复发。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经期注意卫生,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炎发生。
子宫腺肌症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灶范围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1、轻度:病灶局限在子宫肌层浅部,月经量稍增多或轻微痛经,超声显示肌层增厚小于3厘米,可通过热敷、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中度:病灶浸润子宫肌层中部,月经量明显增多伴贫血,痛经需强效止痛药,超声显示肌层增厚3-5厘米,可能需要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短效避孕药控制进展。
3、重度:病灶弥漫性侵犯全肌层,子宫均匀增大如孕12周以上,严重贫血、持续性盆腔疼痛,超声显示肌层增厚超过5厘米,常需子宫切除术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
建议定期妇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贫血患者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