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戴安全套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戴安全套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概率,但无法完全排除风险。风险主要与安全套破损、滑脱、使用不规范、病毒暴露量等因素有关。

1、安全套破损

安全套材质老化或尖锐物品刮擦可能导致微孔,病毒可通过破损处接触黏膜。建议选择正规品牌并检查包装完整性。

2、使用不规范

未全程佩戴、佩戴前未排空气泡等错误操作会降低防护效果。需严格遵循佩戴说明,避免中途滑脱。

3、病毒暴露量

若对方处于急性感染期或晚期,体液病毒载量较高时,即使使用安全套仍存在微量渗透风险。建议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阻断治疗。

4、其他传播途径

安全套无法覆盖的皮肤破损处可能接触感染性体液。肛交等高风险行为需配合润滑剂减少摩擦损伤。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同时建议3个月后复查HIV抗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哪个年龄段艾滋病感染率最高

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群体,主要影响因素有性行为活跃期、静脉吸毒行为、母婴传播风险、职业暴露概率等。

1、性行为活跃期

青壮年处于性活跃阶段,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情况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使用安全套并定期检测。

2、静脉吸毒行为

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更为突出,导致血液传播风险显著上升,需加强针具交换和戒毒干预。

3、母婴传播风险

育龄期女性感染后可能通过妊娠分娩传播,孕早期HIV筛查和抗病毒治疗可阻断母婴传播链。

4、职业暴露概率

医护人员等职业群体在30-45岁工作高峰期更易发生职业暴露,需严格执行防护标准和暴露后预防用药。

所有性活跃人群都应每年进行HIV抗体检测,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日常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