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艾滋病多长时间可以完全正常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滋病多长时间可以完全正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滋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使免疫功能接近正常水平。抗病毒治疗一般需终身持续,达到病毒学抑制通常需要3-6个月。

1、治疗初期

启动抗病毒治疗后1-3个月,多数患者病毒载量开始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步回升,此时传染性显著降低。

2、病毒抑制期

治疗3-6个月后,约90%患者可实现病毒学抑制(血液中HIV RNA<50拷贝/毫升),免疫功能持续恢复,达到临床无症状状态。

3、长期管理

即使病毒被完全抑制,患者仍需终身服药以维持疗效,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和耐药性产生。

4、免疫功能

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至500个/微升以上通常需要1-2年,部分晚期患者可能存在不可逆的免疫损伤。

建议感染者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水平,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营养,避免机会性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哪个年龄段艾滋病感染率最高

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群体,主要影响因素有性行为活跃期、静脉吸毒行为、母婴传播风险、职业暴露概率等。

1、性行为活跃期

青壮年处于性活跃阶段,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情况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使用安全套并定期检测。

2、静脉吸毒行为

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现象在青年群体中更为突出,导致血液传播风险显著上升,需加强针具交换和戒毒干预。

3、母婴传播风险

育龄期女性感染后可能通过妊娠分娩传播,孕早期HIV筛查和抗病毒治疗可阻断母婴传播链。

4、职业暴露概率

医护人员等职业群体在30-45岁工作高峰期更易发生职业暴露,需严格执行防护标准和暴露后预防用药。

所有性活跃人群都应每年进行HIV抗体检测,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日常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