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区别?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乙肝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乙肝携带者分为: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本期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患者年龄较轻,HBVDNA定量水平较高,血清乙肝表面抗原较高,乙肝e抗原阳性,但血清ALT和AST持续异常,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2.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态:本期患者处于免疫控制期,表现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阴性、乙肝e抗体阳性,血清HBVDNA定量<2000IU/mL,乙肝表面抗原<1000IU/mL,ALTA和ST持续正常,影像学检查无肝硬化征象,肝组织检查显示病变轻微。乙肝患者分为:1.乙肝e抗原阳性慢乙肝:本期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HBVDNA定量水平较高,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2.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此期为再活动期,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持续阴性,多同时伴有乙肝e抗体阳性,HBVDNA定量水平通常≥2000IU/mL,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就医进一步检查。 1、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出现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等。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药物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2、消化不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酸分泌异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嗳气等。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药物方面可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3、胃痛: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缓解疼痛。 4、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可能出现胃部隐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和吸烟。药物治疗可使用兰索拉唑、甲硝唑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5、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进一步损伤,形成胃溃疡,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痛、反酸等。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可使用埃索美拉唑、替硝唑等,严重者需考虑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胃部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