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白内障术后眼底出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内障术后眼底出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术后眼底出血可能与术中操作刺激、术后炎症反应、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可通过止血治疗、抗炎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干预。

1、术中操作刺激

手术过程中器械接触视网膜或玻璃体可能导致血管损伤。轻微出血表现为眼前漂浮物,严重时可出现突发性视力下降。需立即使用止血敏注射液或酚磺乙胺片,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积血吸收。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半卧位休息。

2、术后炎症反应

手术创伤引发的葡萄膜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常伴眼红、畏光症状,裂隙灯检查可见房水闪辉。需局部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和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控制炎症,严重者需口服泼尼松片。术后1个月内需定期复查眼压。

3、高血压未控制

术前血压控制不佳者易发生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火焰状出血灶,可能伴随头痛症状。除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外,需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建议每日监测血压3次,限制钠盐摄入。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术后更易发生黄斑区点状出血或玻璃体积血。特征性表现为视物变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层间积液。需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增生,同时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术后3个月内需严格控制血糖。

5、抗凝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出血多表现为弥漫性视网膜下渗血,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异常。需暂停抗凝药物并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拮抗,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术后需佩戴防护眼罩2周避免揉眼,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促进修复。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或眼痛需立即返院。恢复期间避免弯腰提重物,阅读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4.8视力是多少度近视

4.8视力一般对应近视度数在150-300度之间,属于轻度近视范畴。视力表4.8与屈光度数的换算需结合验光检查,裸眼视力下降可能与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因素有关。

视力4.8表示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试中,被测者仅能辨认4.8行的视标。根据临床统计,该视力水平通常对应150-200度近视,若存在调节痉挛或视疲劳可能暂时性表现为200-300度。近视度数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确定,单纯视力值无法精确换算,需考虑散光、角膜形态等参数。轻度近视患者可能出现看远模糊、眯眼、眼干等症状,但近距离用眼通常不受影响。日常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每40分钟远眺5-10分钟。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助于监测度数变化,尤其是生长发育期青少年建议每3-6个月复查。

若视力持续下降或伴有眼痛、闪光感等症状,需排查病理性近视可能。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可选择树脂镜片或PC镜片。角膜塑形镜可延缓眼轴增长,适合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患者。近视防控需结合户外活动与光照暴露,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自然光下活动有助于降低近视进展概率。饮食上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等,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近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