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胸膜增厚可能由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性肺炎、胸部外伤、尘肺、胸膜间皮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胸膜增厚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胸膜剥脱术等方式干预。
1、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可能导致胸膜增厚,常伴随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胸片可见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较长。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
2、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可波及胸膜,导致炎性渗出和胸膜增厚。急性期可能出现高热、咳黄痰、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3、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或胸部挤压伤可能造成胸膜下出血,血肿机化后形成胸膜纤维化增厚。外伤初期可见局部压痛、皮下淤血,后期可能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急性期需固定胸廓,慢性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严重胸膜粘连需考虑胸膜松解术。
4、尘肺
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等粉尘可刺激胸膜发生纤维化改变,常见于矿工、石雕工人等职业暴露人群。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治疗以脱离粉尘环境为主,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抗氧化剂,晚期需氧疗支持。
5、胸膜间皮瘤
石棉接触史是胸膜间皮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可导致弥漫性胸膜增厚。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胸痛、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确诊需通过胸腔镜活检,治疗手段包括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化疗、胸膜全肺切除术等综合方案。
胸膜增厚患者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若出现活动后气促加重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复查胸部CT评估病情进展。职业暴露人群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