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孩子喉咙有痰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空气干燥或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拍背排痰、雾化吸入、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拍背排痰家长需将孩子竖抱,手掌空心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帮助松动痰液。适用于婴幼儿痰液黏稠时,每日可重复多次。
2、雾化吸入遵医嘱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或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雾化,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稀释痰液。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雾化后是否出现呛咳。
3、调整饮食适当增加温水、梨汁等流质摄入,避免食用甜腻食物加重痰液生成。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减少高糖高脂饮食。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痰液黏稠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过敏因素需配合氯雷他定糖浆。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若痰液伴随呼吸急促、发热超过3天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宝宝突然流鼻血可能与空气干燥、鼻腔损伤、过敏性鼻炎、鼻腔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压迫、调整环境湿度、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空气干燥秋冬季节或空调房内湿度低,鼻腔黏膜易干裂出血。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或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
2、鼻腔损伤挖鼻孔或外力碰撞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家长需及时用拇指食指捏住宝宝鼻翼压迫止血,避免反复触碰伤口。
3、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有关,常伴打喷嚏、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颗粒。
4、鼻腔血管畸形少数患儿存在局部血管结构异常,表现为反复单侧出血。需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检查确诊,必要时采用电凝术治疗。
出血时让宝宝坐位低头,冷敷前额,持续按压5-10分钟。若15分钟未止或出血量大,应立即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