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没有感冒一直打喷嚏可能由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息肉、环境刺激物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鼻腔冲洗、环境控制等方式缓解。
1、过敏性鼻炎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导致鼻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
2、血管运动性鼻炎温度变化或辛辣食物刺激引发鼻黏膜自主神经紊乱,症状类似过敏性鼻炎但无明确过敏原。建议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必要时使用鼻用减充血剂。
3、鼻息肉慢性炎症导致鼻腔内赘生物形成,可能伴随嗅觉减退。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轻症可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重症需手术切除。
4、环境刺激物甲醛、二手烟等化学物质持续刺激鼻黏膜,引发防御性喷嚏反射。改善通风条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有助于缓解症状。
日常注意记录喷嚏发作诱因,避免接触已知刺激物,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
H1N1流感病毒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疫苗接种、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H1N1流感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2、对症支持治疗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咳痰可选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和卧床休息。
3、疫苗接种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预防H1N1病毒感染,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反应。
4、并发症防治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或呼吸衰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需隔离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并进食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