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人成年后还会不会近视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人成年后还会不会近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丁倍卫
丁倍卫 威海市立医院 主治医师
成人以后,也不等于近视就完全安静,也就是成年以后,还是可以出现再近视,因为近视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近视其实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一般发生、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的年龄,多半都在发育期年龄。而且近视,是指整个眼球的屈光状态,除了角膜,还有晶体、视网膜,特别是角膜和晶体,也可以引起近视度数的改变。如果是成人出现近视,发展速度是不会太快,如果太快,可能是眼轴变长的原因,或者角膜向前突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晶体浑浊的原因,一定要去进行有效的检查,正确的治疗和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发烧的时候退热药物的用药指征是什么

儿童发热时使用退热药物的指征主要包括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或存在高热惊厥病史。退热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小儿退热栓、羚羊角口服液、清开灵颗粒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体温超过38.5℃伴不适

当儿童腋温超过38.5℃并出现烦躁、哭闹、食欲下降等不适表现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加重脱水或诱发惊厥。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

2、高热惊厥病史

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需更积极控制体温,通常在体温升至38℃时即可开始药物干预。布洛芬混悬滴剂是常用选择,其兼具抗炎和退热作用,但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有无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3、基础疾病需提前干预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代谢性疾病或神经系统异常的儿童,发热可能加重原发病情。此类患儿可在体温38℃时提前使用小儿退热栓,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或拒服药物的情况。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联用,防止过量中毒。

4、持续高热不退

若物理降温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39℃超过4小时,可能需要交替使用不同机制的退热药。例如首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效果不佳,间隔4小时可改用羚羊角口服液,该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但蚕豆病患儿禁用。家长需记录每次用药时间及体温变化。

5、伴随特定感染症状

当发热伴随咽痛、疱疹等病毒感染征象时,清开灵颗粒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其成分中的板蓝根、栀子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与西药退热剂间隔2小时服用。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联用抗生素。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环境通风,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包裹过厚衣物。体温未达用药指征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物理降温。若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皮疹或抽搐,须立即就医。所有退热药物均须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与感冒药重复成分导致过量,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