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呛奶、发热、反应差等症状。吸入性肺炎可能与羊水吸入、胎粪吸入、乳汁反流、胃食管反流、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通过胸部X线检查确诊,治疗方式主要有氧疗、抗感染治疗、呼吸道清理、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
1、呼吸急促
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若持续超过60次且伴随鼻翼扇动、三凹征,可能提示肺部炎症。胎粪吸入者可能出现喘息样呼吸,需立即清理呼吸道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医生可能使用氨溴索注射液促进痰液排出,或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减轻气道水肿。
2、口唇青紫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出现中央性发绀,常见于严重胎粪吸入综合征。需立即进行氧疗,必要时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先天性心脏病鉴别时需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治疗中可能用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继发感染。
3、呛奶
喂养时频繁咳嗽、奶液从鼻腔溢出提示吞咽协调障碍。早产儿多见,需采用稠厚配方奶或鼻饲喂养。胃食管反流引起者需抬高床头30度,医生可能开具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促进胃肠蠕动。
4、发热
体温超过37.5℃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羊水污染导致的肺炎常见大肠杆菌感染,需进行血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意与新生儿败血症鉴别,禁止擅自使用退热药物。
5、反应差
嗜睡、肌张力低下、哭声微弱提示严重缺氧或感染性休克。胎粪吸入者可并发肺动脉高压,需紧急气管插管。治疗中需静脉补充葡萄糖维持能量,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
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保持新生儿侧卧位防止再吸入。喂养时采用小流量奶嘴,每餐后竖抱拍背20分钟。病房需维持24-26℃环境温度,湿度保持在55%-65%。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改善呼吸功能,定期随访肺功能至学龄前。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辛辣食物,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器具。
5岁孩子一般不建议喝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等刺激性成分,可能对儿童胃肠黏膜和肝功能造成负担,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成人缓解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其配方中的苍术、陈皮等中药成分具有解表化湿作用,但乙醇含量较高。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代谢酒精能力较弱,可能引发腹痛、头晕等不良反应。部分儿童可能对药物中的白芷、茯苓等成分过敏,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若儿童出现中暑或胃肠不适,可优先选择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水等安全方式。
极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藿香正气水用量,但需排除过敏史和肝功能异常。临床更推荐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其不含乙醇且浓度更适合儿童。家长切勿自行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用药前应咨询儿科医师,必要时可选择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儿童适用药物对症处理。
儿童夏季防暑应注重预防,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毫升。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西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若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或高热,需立即就医排查急性胃肠炎、脱水等急症,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