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抽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抽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重复的动作或发声,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症状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可能伴随注意力缺陷、冲动行为等问题。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症状至关重要。
1、运动性抽动:这是抽动症最常见的表现之一,通常涉及面部、头部、四肢等部位的不自主动作。例如,眨眼、皱眉、耸肩、甩手等。这些动作通常短暂而快速,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且难以控制。严重时,抽动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如书写、进食等。家长应观察孩子的行为,若发现频繁且不自主的动作,需及时就医。
2、发声性抽动:除了运动性抽动,孩子还可能出现发声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发声或言语。例如,清嗓子、咳嗽、发出怪声、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等。这些发声可能与运动性抽动同时出现,也可能单独发生。若孩子在学校或社交场合中因发声性抽动受到困扰,家长应与老师沟通,寻求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
3、伴随症状:抽动症患儿常伴随其他神经发育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焦虑症等。这些症状可能加重抽动症的表现,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例如,ADHD患儿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难以完成作业,OCD患儿可能因强迫行为而感到焦虑。针对这些伴随症状,建议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心理辅导。
4、影响因素:抽动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家族中有抽动症病史的孩子患病风险较高,孕期感染、早产等也可能增加患病概率。心理压力、环境刺激等外部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
5、治疗方法:抽动症的治疗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轻度症状可通过行为疗法、心理辅导等方式改善,例如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等。中重度症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家庭支持和学校配合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与医生、老师保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应对症状。
抽动症的症状多样,可能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为孩子创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环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子发烧出汗怎么办

小孩子发烧出汗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变化、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烧出汗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温度过高、脱水、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 2、药物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剂量根据体重计算、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按说明书服用。注意间隔时间,避免过量。 3、补充水分:发烧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需及时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以少量多次喂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帮助维持体液平衡。 4、观察体温变化: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变化趋势。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需警惕病情加重。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及时发现异常。 5、就医治疗:若发烧超过3天、体温持续高于39℃、伴有抽搐、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孩子发烧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室内散步,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