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63岁男子心梗猝死,生前坚持晨跑五年,医生叹息:3个坏毛病要命

医普小新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5 214次浏览
关键词:猝死

凌晨五点的公园跑道上,那个永远穿着红色运动鞋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了。63岁的老张是小区里有名的“晨跑达人”,五年风雨无阻的坚持让邻居们都竖大拇指,谁曾想一次普通晨练后,他再也没能回家。心梗这个隐形杀手,往往就藏在看似健康的生活习惯背后。

一、被忽视的三大危险习惯

1、空腹晨跑的致.命陷阱

老张每天雷打不动5点开跑,认为空腹运动燃脂效果更好。但人体经过整夜代谢,血液本就处于相对粘稠状态。此时剧烈运动会使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建议晨练前至少吃半根香蕉或两片全麦面包。

2、运动后立即冲凉

满头大汗时冲冷水澡是老张的习惯,认为这样“提神醒脑”。殊不知剧烈运动后毛孔张开,冷水刺激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有研究显示,这个动作会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3倍。运动后应该等待心率恢复正常,用温水擦拭。

3、忽视身体预警信号

老张最近半年常感觉跑步时胸闷,却以为是“缺乏锻炼”。其实运动中出现胸骨后压迫感、左肩放射痛、莫名牙痛等,都是心梗典型前兆。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运动平板试验。

二、中老年人运动安全指南

1、黄金运动时间段

早晨6-9点其实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段。对于有三高基础病的人群,更推荐下午4-6点进行锻炼,此时人体核心温度较高,肌肉柔韧性更好。

2、科学监测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应该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现在很多智能手环都能实时监测心率,当出现心慌、气短时要立即停止运动。

3、必备的应急准备

中老年人运动时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手机设置紧急联系人。运动场地尽量选择有AED设备的公园或健身房,提前了解设备位置。

三、容易被误解的运动常识

1、出汗多不等于效果好

老张总以衣服湿透为锻炼标准,其实出汗量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判断运动强度应该以心率、呼吸频率为指标。

2、坚持运动就能“豁免”体检

规律运动确实能降低疾病风险,但不能替代定期体检。特别是长期运动人群,更容易忽视轻微症状,建议每年做心脏彩超和冠脉CT检查。

3、肌肉酸痛就要坚持

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是正常现象,但心前区不适、持续头晕等症状绝不能硬撑。区别运动疲劳和疾病信号至关重要。

那位给老张做抢.救的急诊科主任常说:“运动是良医,但用错剂量就是毒药。”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科学运动。看完这篇文章,不妨放下手机带父母去做个心脏检查,毕竟有些错误,我们真的没有改正的机会。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