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孩耳朵有硬耳屎可通过温水软化、矿物油滴耳、专业清理、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硬耳屎多由耳道分泌物堆积、外耳道狭窄、不当掏耳、耳道炎症等原因引起。
1、温水软化: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孩子耳廓,蒸汽有助于软化耳屎,注意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避免烫伤。
2、矿物油滴耳:家长需将医用矿物油滴入耳道1-2滴,保持侧卧5分钟,每周重复1次,连续3天可软化顽固耳屎。
3、专业清理:建议家长带孩子到耳鼻喉科使用耳内镜和耵聍钩进行清理,避免家用掏耳工具造成鼓膜损伤或外耳道划伤。
4、就医处理:若伴随耳痛、听力下降或流脓,可能与外耳道炎有关,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原发感染。
日常避免用棉签反复掏耳,定期检查孩子耳道卫生,出现耳部不适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尖锐物品掏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5个月婴儿老是抓耳朵可通过检查耳部异物、保持耳部清洁、调整睡姿、排查过敏原等方式缓解。抓耳朵通常由耳部不适、湿疹、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
1、检查耳部异物婴儿可能因耳道进入细小异物产生瘙痒感,家长需用棉签轻轻清理外耳廓,避免深入耳道,若发现异物无法取出应及时就医。
2、保持耳部清洁汗液或奶液残留可能刺激皮肤,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擦拭耳后及耳廓褶皱处,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
3、调整睡姿长期单侧压迫可能引发耳部不适,家长需交替调整婴儿左右侧卧姿势,选择透气柔软的枕巾减少摩擦。
4、排查过敏原湿疹或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耳周皮肤瘙痒,表现为频繁抓挠,家长需记录饮食接触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
若抓耳伴随哭闹、发热或分泌物,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中耳炎等疾病,日常可给婴儿佩戴纯棉护耳罩减少抓挠损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挖耳屎耳朵痛可通过停止挖耳、局部清洁、药物止痛、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挖耳疼痛通常由外耳道损伤、耵聍栓塞、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停止挖耳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工具挖耳,避免加重外耳道皮肤损伤。用干净棉签轻轻吸附外耳道口分泌物,禁止将棉签深入耳道。
2、局部清洁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可清除残留耵聍。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水温需接近体温,冲洗后彻底擦干耳道。
3、药物止痛外耳道炎引发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剧烈疼痛可短期口服布洛芬。
4、就医处理伴随听力下降或流脓需排除鼓膜穿孔,耳内镜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深部耵聍栓塞需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
日常避免频繁挖耳,洗头时防止污水入耳。耳道瘙痒或堵塞感明显时,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扁桃体发炎伴随耳朵疼、头疼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抗病毒药物、止痛药、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扁桃体化脓性炎症,炎症刺激引发放射性耳痛和头痛。治疗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同时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2、病毒感染:EB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常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压迫咽鼓管引起耳闷胀痛,伴随低热头痛。可服用利巴韦林抗病毒,配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镇痛,使用银黄含片缓解咽部不适。
3、免疫力低下:过度疲劳或受凉后免疫力下降,扁桃体防御功能减弱易继发感染。建议保证休息,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4、炎症扩散:急性鼻窦炎或中耳炎可能蔓延至扁桃体区域,表现为多部位疼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鼻窦炎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中耳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八个月宝宝总是挠耳朵可能与耳部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有关。
1、耳部湿疹耳部皮肤受汗液或奶渍刺激可能引发瘙痒,表现为频繁抓挠。家长需保持耳周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2、外耳道炎洗澡进水或不当掏耳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伴随红肿或分泌物。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等药物。
3、中耳炎感冒后病原体经咽鼓管入侵,宝宝可能伴有哭闹发热。需儿科就诊,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滴剂。
4、耵聍栓塞耳垢堆积硬化可能造成异物感,需耳鼻喉科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避免自行掏挖。
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流脓等症状,避免宝宝抓伤耳朵,哺乳后及时擦净面部残留奶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新生儿耳朵旁边长小肉丁可能由副耳、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先天性耳前瘘管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小突起或局部红肿。
1. 副耳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表现为耳周皮肤色软质小赘生物。无须特殊处理,若影响美观可手术切除。
2.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堵塞形成,触诊有弹性感。保持局部清洁,继发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3. 淋巴结肿大多由局部感染导致,可伴随皮肤发红发热。需排查头面部感染灶,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抗感染。
4. 先天性耳前瘘管胚胎期耳廓发育异常所致,瘘口可能出现分泌物。无症状者观察即可,反复感染者需手术切除。
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婴儿耳周皮肤,避免挤压肿块。若出现红肿渗液、发热或肿块增大,应及时就诊小儿外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