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残角子宫妇女怀孕后流产风险相对较高,但具体风险因人而异。残角子宫属于子宫发育异常的一种,其妊娠结局与残角子宫类型、宫腔容积及胚胎着床位置密切相关。
残角子宫妊娠时,若胚胎着床于发育较好的宫腔且容积足够,可能正常妊娠至足月。这类情况多见于与对侧子宫相通的残角子宫,宫腔内膜功能尚可支持胚胎发育。但需密切监测胎盘位置及子宫形态变化,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胎位异常或妊娠中晚期子宫破裂。临床处理以定期超声检查为主,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当胚胎着床于发育不良的残角宫腔时,流产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残角子宫多伴有肌层薄弱、内膜血供不足等问题,易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或自然流产。更严重的情况是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常发生于妊娠10-16周,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伴腹腔内出血,需紧急手术切除残角子宫。此类患者孕前应通过磁共振评估残角子宫结构,妊娠后需每周监测孕囊位置及子宫肌层连续性。
建议残角子宫患者在孕前进行详细生殖系统评估,妊娠后立即就医建立高危妊娠档案。孕期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及时就诊。产后需关注子宫复旧情况,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形态,为后续妊娠提供指导。
临汾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