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细胞

博禾精选结果

尿常规未受损红细胞是什么意思

尿常规未受损红细胞是指尿常规检查发现未受损红细胞,它主要是非肾小球源性疾病导致的,如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等。 尿常规红细胞形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损红细胞,另一类是未受损红细胞。 受损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而未受损红细胞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大小较一致,红细胞直径6~8um,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呈微黄色,与血液中正常红细胞大小相似,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如果发现未受损红细胞,必须时需要完善血常规、B超等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泌尿外科尿里有红细胞是什么原因

李青
李青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尿里有红细胞可能是由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尿里有红细胞在医学上称为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里有红细胞,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日常需注意多喝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肾结石

肾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泌尿道上皮,导致尿里有红细胞,常伴有腰部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肾结石的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日常需增加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3、肾炎

肾炎可能导致尿里有红细胞,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多与免疫异常有关,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肾炎的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日常需低盐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4、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可能导致尿里有红细胞,通常为无痛性血尿,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泌尿系统肿瘤需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可能需配合放疗或化疗。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接触化学致癌物。

5、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里有红细胞,属于生理性血尿,多为一过性表现,不伴有其他症状。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日常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发现尿里有红细胞应及时就医检查,完善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戒烟限酒。女性需特别注意经期尿液检查的干扰,建议避开经期复查。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

血液内科宝宝尿检有红细胞是怎么回事

范芸
范芸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宝宝尿检有红细胞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碎石手术、基因筛查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憋尿可能导致尿液中短暂出现红细胞。这种情况通常无伴随症状,红细胞数量较少且复查后转阴。建议家长让宝宝适量增加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留尿检测,观察1-2周后复查尿常规。

2、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可能引起尿道或膀胱黏膜损伤出血。宝宝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频或发热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尿培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3、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可能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表现为血尿伴眼睑浮肿或尿量减少,需检测抗链O抗体和补体C3。治疗包括限制盐分摄入,使用呋塞米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水肿和炎症。

4、泌尿系统结石

高钙饮食或代谢异常可能导致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血尿,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5毫米以下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和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5、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疾病可导致基底膜结构异常。多有家族史,常伴随听力或视力异常,基因检测可确诊。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延缓病情进展。

家长发现宝宝尿检异常时应记录排尿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物。日常保证每日800-1000毫升饮水量,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复查尿常规建议采用晨起中段尿,标本留取后1小时内送检。若血尿持续存在或出现水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儿科或肾内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