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新生儿呛奶可能会引起窒息,但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呛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由喂养姿势不当、奶量过大或吞咽不协调等因素引起。若呛奶后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等表现,需警惕窒息风险,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就医。
新生儿胃容量小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平躺喂奶或奶流速过快时容易发生呛奶。轻微呛奶表现为咳嗽、哭闹,此时将婴儿侧卧拍背可帮助清理气道。采用45度角半卧位喂养、控制单次奶量在30-60毫升、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呛奶。早产儿或患有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吞咽协调性更差,需使用防呛奶瓶并少量多次喂养。
当奶液误吸入气管深部时可能引发窒息,表现为突然停止呼吸、嘴唇发绀、四肢抽搐。此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婴儿俯卧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快速拍击肩胛骨中间部位5次,再翻转仰卧位按压胸部5次,循环操作直至异物排出。若婴儿失去意识,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送往医院。反复严重呛奶可能继发吸入性肺炎,需通过胸部X光检查确诊,必要时住院进行抗感染和氧疗。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与急救方法,选择适合新生儿月龄的奶嘴孔径,喂奶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心。每次喂奶后观察15分钟,若出现异常呼吸声或吐奶频繁,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排除脑瘫等可能影响吞咽功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