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感冒呕吐可能与胃肠型感冒、病毒性胃肠炎、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止吐、药物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儿童感冒时胃肠功能较弱,家长需注意观察呕吐频率及伴随症状。
1、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除呼吸道症状外常伴随呕吐腹泻。患儿可能出现低热、腹痛,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
2、病毒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导致频繁呕吐,常伴水样便和发热。家长需及时清洁呕吐物防止交叉感染,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若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3、饮食不当
感冒期间食用生冷、高糖或不易消化食物易刺激胃肠。建议选择米汤、软面条等清淡饮食,呕吐剧烈时可短暂禁食2-4小时。苹果煮熟后捣泥食用有助于收敛止吐后30分钟再缓慢喂水。
4、药物刺激
部分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服药后30分钟内呕吐需补服,但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可与硫糖铝混悬凝胶同服保护胃黏膜,避免空腹服用刺激性药物。
5、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腹胀。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补充电解质比单纯喝水更有效,必要时检测血电解质。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喷射状,需排除肠梗阻等急症。
感冒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呕吐后及时漱口避免咽喉刺激。体温超过38.5℃可配合物理降温,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浴。观察24小时若呕吐未缓解,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恢复期逐步增加饮食种类,避免剧烈活动加重不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感冒鼻炎流绿色鼻涕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原因有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继发感染、腺样体肥大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 急性鼻窦炎
细菌性鼻窦炎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变稠且呈黄绿色,多伴随面部压痛、头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家长需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保持室内湿度。
2. 过敏性鼻炎继发感染
过敏引发的鼻腔炎症合并细菌感染时,鼻涕可能由清转绿。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同时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日常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定期更换床单。
3. 腺样体肥大
肥大的腺样体阻塞鼻腔引流易引发感染,表现为持续绿涕伴张口呼吸。轻症可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水肿,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家长应注意患儿睡眠是否打鼾,避免冷空气刺激。
4. 普通感冒并发症
病毒性感冒后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鼻涕变色。若无高热可先观察,必要时使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缓解症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用温毛巾敷鼻部减轻不适。
5. 鼻腔异物
幼儿误塞异物进入鼻腔可能引发感染性分泌物,需耳鼻喉科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家长发现单侧绿涕伴臭味时须警惕,禁止自行掏挖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护理期间应保证儿童每日饮水,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观察鼻涕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若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或绿涕超过10天未改善,需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教会儿童正确擤鼻方法,避免同时按压双侧鼻孔用力。
浙医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