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瘢痕疙瘩

博禾精选结果

瘢痕疙瘩又痛又痒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疤痕疙瘩如果出现痛痒的症状,很有可能提示疤痕正处于一个增生的阶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外用硅酮凝胶,外用一些红霉素软膏、消炎的药膏,以及一些祛疤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没有缓解,疼痛和瘙痒的症状持续而且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可以外用一些激素的药膏,或者局部注射一些激素类药膏。 同时我们要注意长疤痕疙瘩的部位,需要保证良好的卫生情况,平时生活当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尽量的避免用手去搔抓,以免引起感染,加重疼痛或者是瘙痒的情况。必要时候,疼痛和瘙痒持续存在,可以进行手术切除,但是手术只是疤痕疙瘩治疗的第一步,后面需要综合治疗。

皮肤性病科瘢痕疙瘩耳朵内痒

王晓彦
王晓彦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瘢痕疙瘩耳朵内痒可能与局部刺激、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外用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耳部瘢痕疙瘩因解剖位置特殊易受摩擦刺激。

1、局部刺激

耳部瘢痕疙瘩因佩戴眼镜、耳机等物品反复摩擦,可能导致局部充血瘙痒。建议避免机械刺激,选择宽松耳饰,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若疙瘩表面破损,需预防性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过敏反应

接触金属耳钉、染发剂等致敏物质可能诱发瘢痕疙瘩周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肿瘙痒。可短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止痒,同时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日常需避免接触镍、铬等易致敏金属。

3、细菌感染

搔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现渗液、结痂伴剧烈瘙痒。需取分泌物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感染控制后瘙痒可显著缓解。

4、真菌感染

耳道潮湿环境易滋生念珠菌或曲霉菌,表现为脱屑、皲裂伴阵发性刺痒。确诊需刮取皮屑镜检,治疗选用联苯苄唑乳膏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5、神经性皮炎

长期搔抓可能诱发局部神经纤维增生,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抑制增生,配合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敏感性。心理压力过大者需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日常应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自行挑破瘢痕疙瘩。瘙痒发作时可用冷藏生理盐水湿敷,穿着低领衣物减少摩擦。若瘢痕持续增大、出现溃烂或听力下降,需及时至皮肤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联合放射治疗。

中医瘢痕疙瘩手术后复发几率大吗

汪晨
汪晨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瘢痕疙瘩手术后复发概率较高,复发率可能达到30%-90%,具体与个人体质、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病理性瘢痕,手术切除后复发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瘢痕体质患者因基因导致的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术后复发概率显著增高。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如单纯切除未联合其他治疗,局部张力未有效减轻时易刺激瘢痕再生。术后未规范进行放射治疗或药物注射等辅助治疗,胶原纤维会再次无序增生。伤口护理不当引发感染或持续牵拉,可能激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瘢痕形成。特殊部位如胸肩背部的皮肤张力较大区域,机械应力持续刺激更易导致复发。

极少数规范治疗案例中复发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采用手术联合电子束放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五年复发率低于10%。术中配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术后坚持加压疗法满6个月等措施能显著抑制瘢痕再生。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异物反应,配合硅酮制剂持续外用也有一定预防效果。但总体而言,瘢痕疙瘩仍是易复发的难治性皮肤病变。

建议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药物注射、压力疗法等联合干预。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牵拉,瘢痕部位需防晒至少6个月。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发现早期增生迹象及时处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搔抓摩擦瘢痕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

皮肤性病科瘢痕疙瘩有救吗能治好吗

汪晨
汪晨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瘢痕疙瘩通常可以治疗改善的,但完全消除存在一定难度。瘢痕疙瘩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综合干预等。瘢痕疙瘩可能与遗传因素、创伤修复异常、炎症反应持续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局部隆起性硬结伴瘙痒或疼痛。

1、药物治疗

瘢痕疙瘩早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抑制纤维增生,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减轻炎症,硅酮凝胶敷料辅助软化瘢痕。药物治疗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病灶,需持续使用数月观察效果,可能出现皮肤萎缩或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

压力疗法通过持续压迫抑制瘢痕血供,冷冻治疗利用低温破坏过度增生的胶原纤维。物理治疗需配合定制弹力衣或定期门诊操作,治疗周期较长,可能出现局部水疱或皮肤敏感等暂时性反应。

3、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激光可靶向封闭瘢痕血管,点阵激光刺激胶原重塑。激光治疗需3-5次间隔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红斑或结痂,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对红色隆起型瘢痕效果较显著。

4、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射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瘢痕疙瘩,术中需采用减张缝合技术降低复发概率。术后需24小时内开始低剂量放射治疗,存在伤口感染或放射性皮炎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5、综合干预

联合药物注射、激光和压力疗法可提高疗效,如先手术切除后配合激素注射与硅凝胶使用。综合方案需根据瘢痕分期和个体反应调整,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皮肤损伤。

瘢痕疙瘩患者应避免搔抓或摩擦病灶,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术后严格防晒6个月以上。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优质蛋白促进皮肤修复,避免辛辣食物诱发瘙痒。治疗期间每月复诊记录瘢痕厚度和硬度变化,顽固性瘢痕可能需要多次治疗周期才能获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