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敏性荨麻疹

博禾精选结果

过敏性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

过敏性荨麻疹由过敏因素引起。全身起红色或者是苍白色的风团,指头到手掌大小,部分可融合成片。皮疹时起时消,消失后不留痕迹。治疗首先要祛除过敏原,然后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果症状较严重,出现喉头水肿,呼吸不畅,胸闷气短,腹痛等症状,可以肌肉注射或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

卵巢囊肿孩子过敏性荨麻疹治疗后咳嗽、嗓子疼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孩子过敏性荨麻疹治疗后出现咳嗽、嗓子疼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持续、呼吸道感染、咽喉黏膜刺激或免疫调节异常有关。需排查具体诱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能引起口干或咽喉干燥,导致刺激性咳嗽。糖皮质激素吸入剂使用不当可能诱发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咽痛。建议复查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药物剂型。

2、过敏反应持续:

荨麻疹未完全控制时,过敏介质持续释放可引发喉头水肿或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咽痒、干咳。可能与尘螨、花粉等新过敏原暴露有关,需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抗体。

3、呼吸道感染:

免疫系统受过敏影响时易合并病毒性咽炎或支原体感染。特征为咳嗽夜间加重、咽部充血,需通过咽拭子PCR检测鉴别。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见扁桃体脓性渗出。

4、咽喉黏膜刺激:

频繁搔抓皮肤后手部接触口鼻,或环境干燥、冷空气刺激均可导致咽部淋巴滤泡增生。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咽后壁颗粒状隆起,伴黏膜干燥性充血。

5、免疫调节异常:

过敏性疾病患儿常存在Th1/Th2细胞失衡,治疗后免疫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气道敏感。表现为遇冷热刺激后阵发性呛咳,血清IL-4水平可能升高。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用适量蜂蜜水缓解咽干。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及地毯,选择棉质衣物减少静电刺激。饮食宜温凉流质,如百合粥、梨汁等滋润咽喉。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喘鸣音,需及时复查肺功能与过敏原谱。监测体温变化,警惕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3及益生菌调节免疫功能。

荨麻疹宝宝十个月过敏性荨麻疹可以打预防针吗?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十个月宝宝患有过敏性荨麻疹时,若处于急性发作期或伴有严重瘙痒、红肿等症状,通常不建议立即接种疫苗;若症状轻微且处于稳定期,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接种。

过敏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期接种疫苗可能加重免疫系统负担,导致原有症状恶化或诱发新的过敏反应。此时宝宝免疫系统处于高敏状态,疫苗中的成分可能成为潜在过敏原,引发局部红肿、发热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临床建议先控制荨麻疹症状,待皮疹完全消退、无新发风团且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后,再考虑疫苗接种计划。

对于非急性期的过敏性荨麻疹宝宝,接种前需由儿科医生或免疫专科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医生会综合判断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发作频率及既往疫苗反应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部分疫苗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可能含有微量蛋清蛋白成分,对蛋清过敏的宝宝需谨慎选择替代方案。接种后需密切观察30分钟至2小时,监测是否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异常反应。

家长应记录宝宝荨麻疹发作的时间、诱因及用药情况,接种前主动向医生提供完整病史。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推迟接种,后续需按补种程序完成免疫规划,确保疫苗保护效果。出现接种部位红肿或低热时,可采用冷敷和适量饮水缓解症状,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