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儿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退热处理、局部护理、增强免疫力、环境调整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病毒感染
多数小儿扁桃体炎由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咽痛、扁桃体充血肿胀伴白色分泌物,体温可达38-40℃。需进行血常规检查鉴别病毒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家长需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
2、细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占细菌性扁桃体炎的多数,患儿可出现高热寒战、扁桃体脓性渗出。需通过咽拭子培养确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或关节肿痛等风湿热前驱症状。
3、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或过度疲劳可能导致免疫功能暂时下降,使潜伏的病原体激活。表现为反复低热、扁桃体轻度肿大。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适当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家长需保证患儿每日睡眠10小时以上,饮食增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
4、邻近炎症蔓延
急性鼻炎或鼻窦炎时,炎性分泌物倒流可继发扁桃体感染。患儿多有鼻塞、脓涕史,发热呈波动性。需联合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生理海水鼻喷剂冲洗鼻腔。家长应指导患儿正确擤鼻涕,避免倒吸。
5、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儿童接触尘螨或花粉后,可能引发变应性扁桃体炎伴低热。可见扁桃体苍白水肿,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回避过敏原,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家长应每周高温清洗床品,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
患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毫升,选择米粥、蒸蛋等温凉软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恢复期可适当食用雪梨、百合等润喉食物,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抽搐、持续高热或颈部僵硬,需立即急诊处理。
博禾医生健康科普平台
山东省立医院
宫颈癌手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感染、吸收热、药物反应、血栓形成、肿瘤热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术后发热通常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调整药物等方式处理。
1、术后感染
手术创面或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原因,可能伴随切口红肿、脓性分泌物。需进行血常规及细菌培养,明确感染源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保持会阴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2、吸收热
术后组织液吸收导致的非感染性低热,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无其他明显症状。通常3天内自行消退,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无须特殊用药。监测体温变化即可。
3、药物反应
麻醉药物或术后镇痛泵可能引起药物热,表现为突发高热伴皮疹。需停用可疑药物,改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严重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治疗。
4、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可能出现弛张热伴患肢肿胀疼痛。需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5、肿瘤热
晚期肿瘤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波动大且抗生素无效。可尝试萘普生缓释胶囊控制症状,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调整抗癌方案。
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4次,记录发热规律。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鱼肉粥、蒸蛋羹。若体温超过38.5℃持续24小时或出现寒战、意识模糊,需立即返院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排查感染灶。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踝泵练习预防血栓,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