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空腹血糖6.3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1-05-3184679次播放

视频内容: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小于6.1mmol/L。所以空腹血糖6.3mmol/L是不正常的,但是没有达到7.0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

如果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正常的,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是一种可以逆转的阶段。但如果想把血糖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严格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比如严格控制饮食的热量,低糖、低脂饮食,同时增加运动,如果合并肥胖的患者必须减轻体重。如果不进行任何措施的干预,大约1/3的患者6年之内会转变为糖尿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餐后血糖值正常是多少
餐后血糖通常指的是餐后两小时,所谓的餐后两小时是指的进餐的第一口算起,整到两个小时的时候的血糖,两个小时的血糖一般正常值的范围是三点九到七点八毫摩尔每升之间,称之为正常的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如果大于等于11.1,则诊断为糖尿病。在7.8到11.1之间,考虑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因此对于广大的人群,如果要监测餐后两小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判断是否为血糖正常或者是糖尿病,这样才能得到比较明确的,专业的指导,不要随意的靠止血来判断。止血的检查,一般对于大家是参考,尤其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检查止血主要是为了调整药物,根据血糖的波动来调整降糖药物,来做比较明确的指导措施。当然餐后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都有血糖的范围,这些范围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大家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的时候,通过监测来明确诊断,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以明确。
语音时长 02:07

2021-10-15

75207次收听

02:13
血糖一直在16mmol/L严重吗
很严重。不管是空腹血糖或者餐后血糖,到了16mmol/L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如果血糖是16mmol/L,这个肯定已经是糖尿病了。病人长期血糖都在16以上mmol/L属于明显的高血糖,明显高血糖会造成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比如急性的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有一些慢性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甚至于有些人还容易得心脑血管病变,有心梗、脑梗,时间长了以后这些并发症就发生了。
02:03
血糖接近7是糖尿病吗
空腹血糖接近7mmol/L,还不是糖尿病。因为现在把血糖水平是这样分类的,正常人血糖空腹小于6.1mmol/L,6.1mmol/L-7.0mmol/L,就小于7.0mmol/L,就是糖尿病前期,大于等于7mmol/L,就是糖尿病。如果是餐后血糖的话,正常人是小于7.8mmol/L,按照7mmol/L,也不是糖尿病。但是,如果是空腹血糖接近7mmol/L,从数字上说还不是糖尿病,因为只有大于等于7mmol/L才是糖尿病,但下一步一定要做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此可进行综合判断。
02:13
血糖高与什么有关系
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患有糖尿病,且一定是高血糖。高血糖发生的原因较多,第一,遗传,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若父母有糖尿病,尤其是母亲,则孩子得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二、后天因素,即肥胖、超重的病人易得糖尿病,与高血糖有关。另外,还有其他因素,如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另外,还与妇女有巨大儿的历史有关,所以血糖高,实际上是有一些高危的因素,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检查血糖,确认是否已到糖尿病前期。
02:16
血糖药都一样吗
降血糖的药物分了好几类。不同类型的降糖药,降血糖的机制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用的双胍类、二甲双胍,主要是减少肝糖的输出。磺脲类药物,或者快速胰岛素促泌剂,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糖苷酶抑制剂,是减慢胃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胰岛素增敏剂,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DPP-4抑制剂,既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也能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还有SGLT-2抑制剂,是把糖从尿中排泄掉,还有GLP-1受体激动剂,还有胰岛素等等。
餐后血糖9.2正常吗
正常人群监测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为正常血糖水平。如果监测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为9.2毫摩尔每升,提示餐后两小时血糖轻度升高,可能存在糖调节受损或者是糖尿病。如果患者合并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建议完善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进行判断血糖的水平。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每升,两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为正常血糖水平,偶尔监测一次餐后两小时血糖9.2毫摩尔每升时,不能诊断为血糖异常。如果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零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每升,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6.1到7.0毫摩尔每升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7.8到11.1毫摩尔每升之间,提示糖调节受损,为糖尿病前期,需要早期干预治疗,预防进展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42

2020-08-13

54905次收听

孕期怎么控制血糖
怀孕往往很容易导致女人体内的血糖值出现上升的状况,所以通常需要通过饮食疗法以及运动锻炼疗法来控制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如果此时血糖依旧存在着缓慢上升的状况,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孕妇空腹血糖高餐后正常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孕妇空腹血糖高,餐后正常可能与孕激素分泌过多、情绪波动等有关。可以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血糖高的症状及治疗
血糖高的症状主要就是口渴,但就是会出现排尿量增多的现象,很多患者的饭量也会增大,饭量越大,血糖的指数就越高,慢慢的形成了恶性循环。要想治疗这种疾病,首先要明确具体的病因,根据病因来治疗,再就是可以应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
降血糖穴位在哪里
糖尿病降糖治疗的“五驾马车”,其中饮食控制放在第一位,低脂、低糖、高纤维;另外还有药物、运动、自我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但中医针灸被昵称为第“六架马车”,因为针灸是被证实确有降糖效果的。根据糖尿病这种病机,针灸的选穴通过辨证论治,采用基本选穴加辩证加减,对于糖尿病患者针灸治疗基本穴位:肺俞、脾俞、胰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穴,再根据病情辨证加减。这样在穴位选择方面,基本穴位加上辩证治疗,就会有很明显的降糖效果了。但是针灸治疗讲究辨证论治,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特效降糖穴位去进行。因此,除了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辅助治疗外,中医针灸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选择或补充。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14

58687次收听

血糖高的症状和危害
血糖高的症状主要是三多一少,造成危害因人而异,偶尔或短时间内血糖高,没有身体损伤,长期血糖高会导致身体器官出现慢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皮肤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血糖高的典型症状主要是三多一少的症状,主要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尿糖增高,引起渗透性的利尿,引起多尿。血糖增加,导致大量水分的丢失,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够利用,导致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过多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维持糖分,维持能量集体的活动需多进食,所以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由于患者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会导致诊断延迟,有些会出现乏力、精神不佳,或皮肤瘙痒等等,血糖高的危害因人而异。短时间内一次性的血糖增高,对身体没有明显损害,但在应急状态下高度紧张等等会出现短暂性的血糖增高,比如一次大量进食含糖量高食物,可以引起短时间内的血糖增高。如果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引起急慢性的并发症,主要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高血糖高升会损伤全身重要的器官,比如心脑肾以及皮肤和血管,引起皮肤病变、心脑血管病变。
语音时长 02:08

2019-12-09

52219次收听

血糖高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一般要求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这是基本的饮食原则。各种甜食、点心、饮料是绝对禁忌的,像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等。糖制糕点由于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直接吸收,血糖升高较快。无糖食品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无糖,他们往往含有大量的淀粉,含糖量较高,进食后就容易出现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糖尿病往往会合并血脂升高,对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饮食、动物内脏如动物的脑、肝、心、肺,包括鸡蛋的蛋黄、动物油等容易导致血脂升高,不建议糖尿病病人食用。糖尿病病人也容易引起高血压,所以同时要求低盐饮食,按照国内人群健康的饮食,每天食盐的摄入是在六克以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一般要求粗细搭配,食品种类丰富多样,营养均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1-27

60097次收听

血糖高可以喝酒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其中就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喜欢喝酒,如果这些人的血糖有偏高的情况,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患者每天吃药,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可以适量的喝一点,血糖控制不住的话,是坚决不能喝酒的。还有就是患者的血糖稳定,可以坚持每天晚上,喝点红酒对身体有利。
02:05
血糖高有哪些症状
高血糖的症状主要有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疲乏、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出现时,就要警惕高血糖的发生,要及时去门诊做一个评估。很多患者在血糖高时没有特别的症状,是通过体检或偶尔的看病时测出的血糖升高。有患者皮肤伤口很久不愈合;有些患者感到长期疲劳;还有些患者会视物模糊,当这些症状出现时,证明已经有并发症存在了。部分患者由于本身的肥胖,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应定期去内分泌科检查,警惕高血糖的发生。
苦瓜、黑木耳如何吃才能降血糖
对于苦瓜和黑木耳这两种食物,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它们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而且它们在降血糖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那么,平时应该如何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