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会穴在什么位置
发布时间:2018-11-0160493次播放
视频内容:
听会穴在头面侧部,靠近耳前位置。听会穴定位在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它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需要张口取穴。
中医认为听会穴具有开窍通耳、通经活络、利胆开窍、调理气血等功效。临床当中听会穴主要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耳流脓、牙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等病症。刺激听会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式,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二指指腹按揉听会穴2-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改善耳鸣、耳聋、中耳炎等。
艾灸的方式也可以用于刺激听会穴,将艾条点燃置于听会穴上,距离皮肤2-3厘米处进行施灸,温和灸听会穴5-10分钟,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每天一次,可用于治疗口眼歪斜、牙痛、三叉神经痛,以及各种耳部病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1
耳朵聋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
大多数人要找到相关的经脉进行操作,首先患者如果出现了耳朵聋或者耳鸣后,可选取耳屏前的听宫、耳屏下切迹的听会或者耳垂后侧的翳风,还有后方的风池、完谷,这些穴位都能对耳朵耳鸣,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耳朵上边像角孙或率谷这些穴位,是常见的治疗耳鸣、耳聋的穴位;如果是点按,用手、针对局部进行点揉,或者对翳风、风池点揉。病情比较重的需要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刺。针刺的时候刺激的深度比较强一些,首先在局部通过酒精消毒,然后把针快速的扎到穴位上,能够起到更强更深入的刺激,一般留针15-20分钟左右,起到更好地调节耳聋耳鸣的效果。
01:58
艾灸柱的使用方法
艾灸柱主要是通过点燃的灸柱对穴位进行艾灸,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所谓灸柱就是把艾绒搓成小圆锥体,现代工艺更加先进,把艾灸、艾绒做成成品,上面是艾柱,底下是能粘在皮肤上的小的穴贴。可根据需要选择,如果灸合谷,可以把艾柱放在合谷穴的位置,然后做点燃和直接灸,点着以后,把艾柱在周围灸一灸。也可以把艾柱,放在曲池穴或外关相应的穴位。还可以放在腹部、背部、腰部等相应的位置。如有咳嗽症状的患者,可以艾灸天突穴,也可以把艾柱放在上面,做艾灸的方法。注意点着了以后不要烫伤皮肤,底下需要垫隔物,如姜片或者蒜或盐,此外要注意灸的时间,一般灸5-10分钟以后,皮肤有温热感,就可以换其的穴位,所以掌握好安全性,不要被烫伤。第二是掌握时间、掌握好力度。
01:54
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
艾灸肚子的位置,包括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等,通过艾灸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如关元穴,一般在肚脐下三指左右的位置,通过对此位置做艾灸,可以起到补益元气的作用,灸的时候将灸条点着,放在离皮肤大概有两三公分的位置,不要太热,太热可能导致烫伤。灸的时候可以做回旋灸,能起到温补的效果。第二个穴位就是中脘穴,中脘穴一般在肚脐到剑突连线的中点的位置,在肚脐上四寸,灸的时候也是通过回旋灸,能够起到加强运化功能、调节脾胃的效果。最后穴位是神阙穴,神阙穴是在肚脐的位置,也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穴位,因为最早的时候是从婴儿连接子宫的媒介,所以脐带连接到人体以后,是补益元气的作用。通过艾灸做回旋的艾灸,能够起到补益元气、强壮身体的效果。
悬钟穴
悬钟穴的位置位于小腿的外侧,当外踝高点上三寸,胫骨的前缘,就是悬钟穴的位置。悬钟穴在哪,在小腿的外侧,这是外踝,外踝的高点上三寸,腓骨的前缘取穴。三寸怎么取,用它的同身寸,放在这个高点的位置,它三寸的这个位置就在这,摸到这个骨头,这个骨是腓骨,腓骨的前缘,这就是悬钟穴的位置。悬钟穴的功用悬钟穴具有补益肝肾,而且它有补益脑髓的功效。悬钟穴是髓会,因此它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疾病。比如像头晕,像眩晕以及偏枯,都可以采用悬钟穴去治疗。另外,悬钟穴对颈项部的僵硬、耳聋、耳鸣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再有,悬钟穴对于腰腿疼,像坐骨神经痛,像腰间盘突出引发的下肢疼痛,取悬钟可以很好的舒经活络。再有,重风病导致的下肢痿痹,悬钟穴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悬钟穴的理疗方法悬钟穴,首先,可以采用针刺的手法。一般来说,采用一寸半的针在悬钟穴进行直刺,直刺的深度大概是0.8-1寸左右,局部取到胀感,或者是往下的窜感。再有,悬钟穴可以采用灸法。采用艾条灸对准悬钟穴进行回旋灸以及温和灸,艾条至皮肤的距离,大概5-10公分。艾灸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局部皮肤发红,热力渗透为度。再有,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首先可以采用点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揉的方法去治疗。再有,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在悬钟穴的位置进行来回上下的刮治,一直到出痧为度,当有这个病症发生的时候。悬钟穴的治疗频率一般来说,每天治疗一次。当病症减轻的时候,一般来说,频率可以延长,根据症状一周1-2次均可。悬钟穴的这个位置,它下面有腓骨长短肌。因此,在针刺的时候,禁忌大手法的处理,以免引发肌损伤。按摩的时候也要轻柔有力,和缓渗透,以免造成过度的肌损伤。
为什么艾灸后身上会出现水泡
01:27
阴谷穴能治疗头汗吗
阴谷穴治疗头汗有一定的效果。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因为阴谷穴是水湿汇聚之处,所以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多汗,因此临床上使用有一定效果。阴谷穴的取穴位置在大腿的腘窝内侧,就是膝盖弯的内侧,在解剖学上就是半腱肌肌腱和半膜肌肌腱之间的缝隙。当患者觉得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除药物治疗和避免过于焦虑烦躁外,也可以适度的按压阴谷穴。按压的正确方法是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六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需有耐心按压三十次。
风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当风池穴出现疼痛症状时,预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病变,比如经常低头的人可能出现了颈椎病、枕大神经炎;经常吹冷风,导致风寒入体,也会诱发这种症状出现。另外脑血管痉挛、睡眠不足,也是导致风池穴疼痛的原因。
上星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迎香穴是什么
按摩三阴交有什么好处
02:52
百会穴的作用与好处
提升人体正气、回阳救逆,治疗失眠以及神经衰弱等好处。百会穴在头顶部,前发际上缘上五寸,或从后发际往上七寸。百会穴是一身人体正气之所汇,医生在给患者做治疗的时候,首选的就是百会穴位。通过在百会穴做手法,可以提升人体正气,用正气推动气血的运行,起到更好的推动治疗的作用。包括做手法、针刺、艾灸都首选百会穴。百会穴可以进行艾灸的手法,艾灸的手法是选取普通长艾条,将艾条放在百会穴位置,采取悬起的缓慢灸法,一般顺时针灸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可以治疗失眠以及神经衰弱疾病。在百会穴采取悬起灸,也就是固定不动灸法,它可以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比如患者突然出现阳气暴脱、全身出冷汗,可以采取悬起灸的方法帮助提升阳气。同时在百会穴做艾灸,还可以起到升阳固陷的作用。阳气下陷引起的脏腑下垂、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可以采取艾灸,帮助正气提升,把脏器的位置复于原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