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穴能治疗头汗吗
发布时间:2019-09-2768939次播放
视频内容:
阴谷穴治疗头汗有一定的效果。
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因为阴谷穴是水湿汇聚之处,所以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多汗,因此临床上使用有一定效果。阴谷穴的取穴位置在大腿的腘窝内侧,就是膝盖弯的内侧,在解剖学上就是半腱肌肌腱和半膜肌肌腱之间的缝隙。
当患者觉得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除药物治疗和避免过于焦虑烦躁外,也可以适度的按压阴谷穴。按压的正确方法是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六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需有耐心按压三十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对于上臂粗的人来说,很多的时候,是需要注意自身的经络问题的,因为在很多的时候,经络阻塞是会造成这类的问题的,一般上臂粗是由于肩部经络阻塞所造成的,这类的问题是会引起自身的不适,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肩部僵硬,难以活动的情况发生,所以就需要注意,选择强度适中,比较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02:02
腿上排寒气最快的艾灸方法
腿上排寒气可以用相应的穴位做艾灸比如像阳陵泉,在小腿的外侧,一般来调节小腿的疼痛或者寒湿比较重要的穴位。艾灸的时候可以点燃艾条,离两到三公分的位置,让局部能感觉到温热,做一做回旋灸,同时用左手拇指可以点按局部的穴位,体验温度是不是过高,可以做按摩让渗透的更好。同时周边的穴位像足三里穴,在外膝眼的下三寸左右旁开一横指,穴位也是保健的重要穴位,也可以通过艾条灸,同时像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也是跟阳陵泉相对应的穴位,也能够祛寒气祛寒湿效果比较好,膝盖周围的穴位,比如内膝眼、犊鼻穴、鹤顶穴,也是能够通过艾灸比较好地缓解膝关节的疼痛,能够把腿的寒气更快地去排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拿灸条去灸疗腿周边穴位,能够比较好地把寒气排出,减轻腿部的不适的感觉。
01:54
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
艾灸肚子的位置,包括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等,通过艾灸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如关元穴,一般在肚脐下三指左右的位置,通过对此位置做艾灸,可以起到补益元气的作用,灸的时候将灸条点着,放在离皮肤大概有两三公分的位置,不要太热,太热可能导致烫伤。灸的时候可以做回旋灸,能起到温补的效果。第二个穴位就是中脘穴,中脘穴一般在肚脐到剑突连线的中点的位置,在肚脐上四寸,灸的时候也是通过回旋灸,能够起到加强运化功能、调节脾胃的效果。最后穴位是神阙穴,神阙穴是在肚脐的位置,也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穴位,因为最早的时候是从婴儿连接子宫的媒介,所以脐带连接到人体以后,是补益元气的作用。通过艾灸做回旋的艾灸,能够起到补益元气、强壮身体的效果。
悬钟穴
悬钟穴的位置位于小腿的外侧,当外踝高点上三寸,胫骨的前缘,就是悬钟穴的位置。悬钟穴在哪,在小腿的外侧,这是外踝,外踝的高点上三寸,腓骨的前缘取穴。三寸怎么取,用它的同身寸,放在这个高点的位置,它三寸的这个位置就在这,摸到这个骨头,这个骨是腓骨,腓骨的前缘,这就是悬钟穴的位置。悬钟穴的功用悬钟穴具有补益肝肾,而且它有补益脑髓的功效。悬钟穴是髓会,因此它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疾病。比如像头晕,像眩晕以及偏枯,都可以采用悬钟穴去治疗。另外,悬钟穴对颈项部的僵硬、耳聋、耳鸣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再有,悬钟穴对于腰腿疼,像坐骨神经痛,像腰间盘突出引发的下肢疼痛,取悬钟可以很好的舒经活络。再有,重风病导致的下肢痿痹,悬钟穴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悬钟穴的理疗方法悬钟穴,首先,可以采用针刺的手法。一般来说,采用一寸半的针在悬钟穴进行直刺,直刺的深度大概是0.8-1寸左右,局部取到胀感,或者是往下的窜感。再有,悬钟穴可以采用灸法。采用艾条灸对准悬钟穴进行回旋灸以及温和灸,艾条至皮肤的距离,大概5-10公分。艾灸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局部皮肤发红,热力渗透为度。再有,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首先可以采用点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揉的方法去治疗。再有,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在悬钟穴的位置进行来回上下的刮治,一直到出痧为度,当有这个病症发生的时候。悬钟穴的治疗频率一般来说,每天治疗一次。当病症减轻的时候,一般来说,频率可以延长,根据症状一周1-2次均可。悬钟穴的这个位置,它下面有腓骨长短肌。因此,在针刺的时候,禁忌大手法的处理,以免引发肌损伤。按摩的时候也要轻柔有力,和缓渗透,以免造成过度的肌损伤。
曲池穴
曲池穴位置它在肱骨外上髁,跟尺泽穴连线的中点。曲池穴如何取穴把前臂暴露出来,微微的弯曲,在我们的肘关节的位置上,我们会摸到一个骨头,就是我们说的肱骨外上髁,而中间的曲肘的时候,我们能发现有一条纹,就是我们的肘横纹,在摸到肘横纹里面是肱二头的肌腱,在它的外侧缘,跟硬硬的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这个位置就是曲池,还有一个非常简便的取法,就是当把手臂曲成90度角的时候,曲池曲肘在纹头的尽端,这个位置就是我们说的曲池穴。曲池穴的功效首先来说,曲池穴它有清热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外感的发热,它可以退热,它可以明目,它对于视物不清,有很好的作用,它可以清头面的热,它跟其它穴位相配,它可以起到补益阳明气血的功效,它可以治疗胃疼腹泻腹胀这样的一些病症,可以治疗高血压,可以治疗心慌,胸闷这样的循环系统的疾病,还有很好的局部的治疗作用。曲池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最常用的是针刺艾灸推拿,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段去治疗,一般的来说,曲池穴会用到1.5寸的针,当取到穴位的时候,垂直于皮肤进针,在这个地方得气之后,行提插捻转,取到针刺的胀感,甚至有的时候,会要求针感,沿着前臂的下方去放散,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回旋灸,在距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位置上,采用回旋灸的方式去进行,也可以采用温和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温针灸的方法去治疗,也可以用艾绒搓成米粒样,在这个地方进行米粒的直接灸,也可以隔姜灸,就是把一个姜片放在上面,然后点燃艾柱进行施灸,可以点按曲池穴,用按摩的手法,可以用拇指的螺纹面,对曲池穴进行回旋的揉法,也可以采用按法,也可以用中指的揉法以及中指的按法去操作,再有,我们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可以采用角刮的方法,在这个位置进行刮痧,一直到它出痧发红为度。曲池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曲池的治疗的频率,它是根据病症来决定的,病症重的时候,我们一般的来说,会一天针灸一次,或者一天按摩1-2次均可,如果说病症缓解了,我们会根据症状的进行治疗,然后频率是可以降下来的,比如说一周1-2次就可以了。曲池穴的禁忌针刺的时候不宜过度的捻转,过度捻转之后,容易造成肌纤维的损伤,另外,按摩的时候也不要过重的进行弹拨,容易造成肌腱的损伤。
合谷穴
合谷又有一个别名,叫做虎口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在我们的手上第1、2掌骨间,第2掌骨的终点处。取穴另外,合谷穴还有一个取穴方法,叫做简便取穴方法。打开合谷,这个位置叫做指蹼缘,把病人手指的第一个掌指关节,放在病人的指蹼缘上,然后拇指下压,拇指的指端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功效它可以有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镇静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跟其他的穴位,配合使用。针刺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会利用不同的配穴,去治疗各科的疾病。合谷穴最常用的理疗方法针刺:直刺0.5寸左右,局部酸胀,或者是这个针感向沿着肘,向肩部放散,可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另外,这个穴位,我们也可以进行透刺。根据病情的需要,去选择针刺的方法。按摩:采用点按的方法,把它用力地压下去,局部取到了一种酸胀的感觉,然后再把它松开,这是按法。另外,局部也可以采用揉法,以带动皮下组织进行环转的这种揉法。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艾灸:离皮肤大概五公分左右,采用回旋灸的这种方式,或者是采用温和灸。一般来说,灸治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产生这种温热感为宜,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理疗的方法。合谷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频率和最佳时间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病情很重,疼痛很重,治疗频率就比较多。比如,可以每日针灸一次,重的时候,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每日针灸两次。按摩也是一样,它是根据病情,如果说病情缓解了比较轻了,可以隔2-3天去治疗一次。如果这个疾病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律性发生的疾病,像痛经,我们一般会在痛经发作之前提前进行干预。等月经来的时候,它的疼痛程度会明显的下降。合谷穴的禁忌症主要是不能够用于孕妇,合谷和三阴交相配,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是不能用的。它能够让子宫收缩,对初期的怀孕的妇女会造成流产的风险。
太阳穴是什么
02:26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症状;还可以与阳池、中渚主要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的疼痛。另外,外关穴还可以用于上肢的麻木、无力和疼痛病症。经常的揉按外关穴,可以缓解耳鸣、耳聋、头痛等症状。
02:12
气海的准确位置
气海穴的位置在人体下腹部的中线,下腹部中线脐下1.5寸,从肚脐到耻骨联合把分成五等份,气海穴就是在1.5寸的位置。气海穴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找到气海穴的位置,患者平时在家里就可以自按摩,或者是用艾灸都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膻中穴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