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膈俞穴

发布时间:2018-11-1556069次播放

视频内容:

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膈俞穴在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的位置。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和营、理气止痛作用。

膈俞穴是人体背俞穴其中之一,它是膈腑在后背气血的一个汇注点。膈俞是经络系统里特殊的八会穴之一,是血会。所以膈俞穴位主要可以用于调理临床上与血的病变相关而产生的疾病,比如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等,可以用膈俞来进行调理。

膈俞是人体经络系统里的特殊穴位。可以选膈俞来进行调理血虚、血热等出现的皮肤病变,比如荨麻疹、风疹、顽固性皮肤过敏性疾病。可以选膈俞穴位刺络、拔罐放血清理血热,缓解临床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49
针灸拔针的正确方法
在临床上会用到拔针,针扎到穴位上留针十五到二十分钟之后,该取针的时候,用干的棉签比较好,因为酒精棉悬针以后容易出血。用持针器把针夹住,或者用棉签直接摁在要取针的侧面,然后取针的时候,同时拿棉签压住穴位,防止出血。取的时候要注意,针的方向如果是垂直的,就直接往上拔;如果是斜着刺,要沿着针刺的方向,顺着方向拔出来,能够减少疼痛,加快取针的速度。先在针孔地方按住,然后轻轻的取针,按压一会儿防止出血,一般的按压几秒钟以后,然后再取下一个穴位就可以。把针放到特殊的塑料桶或容器里,一般都是一次性的,用过的针就可以销毁了。
合谷穴
合谷又有一个别名,叫做虎口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在我们的手上第1、2掌骨间,第2掌骨的终点处。取穴另外,合谷穴还有一个取穴方法,叫做简便取穴方法。打开合谷,这个位置叫做指蹼缘,把病人手指的第一个掌指关节,放在病人的指蹼缘上,然后拇指下压,拇指的指端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合谷穴的功效它可以有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镇静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跟其他的穴位,配合使用。针刺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会利用不同的配穴,去治疗各科的疾病。合谷穴最常用的理疗方法针刺:直刺0.5寸左右,局部酸胀,或者是这个针感向沿着肘,向肩部放散,可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另外,这个穴位,我们也可以进行透刺。根据病情的需要,去选择针刺的方法。按摩:采用点按的方法,把它用力地压下去,局部取到了一种酸胀的感觉,然后再把它松开,这是按法。另外,局部也可以采用揉法,以带动皮下组织进行环转的这种揉法。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艾灸:离皮肤大概五公分左右,采用回旋灸的这种方式,或者是采用温和灸。一般来说,灸治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产生这种温热感为宜,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理疗的方法。合谷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频率和最佳时间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病情很重,疼痛很重,治疗频率就比较多。比如,可以每日针灸一次,重的时候,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每日针灸两次。按摩也是一样,它是根据病情,如果说病情缓解了比较轻了,可以隔2-3天去治疗一次。如果这个疾病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律性发生的疾病,像痛经,我们一般会在痛经发作之前提前进行干预。等月经来的时候,它的疼痛程度会明显的下降。合谷穴的禁忌症主要是不能够用于孕妇,合谷和三阴交相配,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是不能用的。它能够让子宫收缩,对初期的怀孕的妇女会造成流产的风险。
语音时长 04:13

2022-02-17

96323次收听

风池穴准确位置在哪里
风池穴具体位置就是在后颈部、胸锁乳头肌和斜方肌、平耳垂后颈部凹陷处。两手如果是插头以后,一按这个凹陷处就是风池穴。风池穴是人体主要的穴位,可有收风、祛风、治头疼,还有偏头痛、颈项疼痛,感冒、受风散热等等功效。一般的情况下,这个穴位对治疗颈椎病和感冒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也是长期的穴位,向大家推荐下这个穴位。在治疗颈椎病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颈椎不好,因为颈椎不好可以引起很多毛病,可以引起眼花、近视眼、老花眼,眼疼、头晕、眼花都可以,就可以插手,直接按风池穴左右,对缓解颈椎是有好处的。同时能治颈椎病,因此,凡属颈椎病引起的毛病,都可以做。那就病多,因此就不必面谈了,大家在选穴的时候,因为很好选,自己保健可以用手一插就可以按摩,按摩先轻后重就可以。同时,如果是颈椎病,可以配合颈椎操,再加上逐步按摩风池,是有非常好的疗效。同时治疗头疼也是很好的穴位,也是主穴,不仅按摩也可以用艾灸,去治疗头疼。颈椎病也非常好,可以关怀一下,关心一下这几个穴位,对颈椎病治疗的好处。
语音时长 02:07

2021-06-25

86735次收听

外关穴有什么作用
外关穴可治疗头痛、耳鸣,还可改善便秘症状。外关穴可以改善发热、关节酸痛、肺炎、中耳炎、腮腺炎、遗尿等疾病。
按摩足三里的好处与作用有哪些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非常重要的穴位,起到调节胃肠功能,调节人体自身抵抗力作用。对足三里按揉、艾灸,可起到良好调节人体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作用。同时若吃了很多不消化、油腻食物,觉得胃胀、胃里不舒服或腹泻、拉肚子,都可用足三里穴位进行调节。揉足三里时力度不要太大,动作要舒缓,心情平稳,不要过于着急,也不要草草敷衍了事,按揉每个穴位10次到15次就可。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0

71537次收听

什么是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胸胁胃脘的胀满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噎膈症、疟疾等病疗效甚为理想,绝大多数针一次即显效。而对于有的人来说,通过按摩内关穴,对身体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消除疲劳,帮助入眠、减轻晕车晕船症状、宁心安神等等。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人体鼻子两侧的穴位,首先就是迎香穴,适用于治疗感冒以及鼻塞;其次是上迎香穴,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再者是印堂穴,适用于治疗头痛以及流鼻血;接着是合谷穴,适用于治疗流鼻血以及眼睛疲劳;最后是风池穴,可以治疗头痛以及落枕。
膻中穴的作用
膻中穴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比如包括可以用于给产妇通乳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可以用于平喘、呃逆、胸痹、郁证以及心动过缓等等,可以从多个方面给予患者很大的缓解作用。
太阳穴胀痛怎么办
在当代社会很多人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大量的工作让人焦头烂额,过度的使用大脑,就会产生太阳穴胀痛的现象,出现这类情况,可以适当的放松,或者按摩一下就好,但是应该注意手法,也应该注意规律性,一旦出现严重情况,对于身体也有非常大的危害。
印堂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印堂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穴位,位置在头面部两眉的中间,平时作为保健可以经常按摩它。按摩印堂穴位可以对鼻塞不通、头痛,还有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平时可以按摩:用食指按住印堂穴部位,然后适当的用力揉按;最好能让穴位的局部产生一种酸胀的感觉,这样效果就会比较好。每一次可以揉按2到3分钟,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2到3次的按摩;长期坚持一段时间,可以缓解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2

2019-02-14

65893次收听

外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外关穴按摩方法就是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要注意是自己在家里按摩外关穴,落枕还没有缓解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外关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还有头痛、耳鸣、耳聋,这些五官科的病症。另外,还可以治疗颈肩部的疼痛和肋间神经痛,就是一些胁肋部的疼痛。如平常岔气的时候,也可以揉按外关穴来治疗;落枕出现颈部的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的时候,可以揉按外关穴治疗。
语音时长 02:15

2019-02-14

52547次收听

01:36
虎口穴位置
虎口穴又称合谷穴,位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在手部有一个很明显凹陷部位,即为虎口穴。在临床上有很简单的取穴方式,即用对侧手掌横纹,按到手部凹陷处,往前点下去,即为虎口。人体在长最后一颗牙齿时,牙根会非常疼痛,这个时候经常按压一下自己的虎口穴会减缓一定的疼痛。虎口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在按摩虎口穴位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要朝着小手指的方向更加的用力,而不是垂直的往下进行按压,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穴道的作用。另外,如果体质比较差的患者,不能够对虎口穴进行比较强的刺激。
02:02
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
肩贞穴可以缓解肩部疼痛、治疗肩胛骨疼痛。肩贞穴作为小肠经的一个腧穴,对于头面五官,比如耳鸣、耳聋、眼睛的疾病、目赤肿痛或者口角歪斜等等,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肩贞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肩部疾患的穴位,它可以用于缓解肩部局部疼痛、麻木、无力以及肩膀的活动受限,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肩贞穴也有用于治疗肩胛骨疼痛,以及后背疼痛的作用。
02:39
什么是太阳穴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是人体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穴位,可以治疗头晕、头痛,眼干、眼痒、失眠、焦虑等疾病。太阳穴属于人体中的死穴,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这个位置。在目外眦以及眉外梢作一条连线,连线中点往后一横指有一个小凹陷,这个凹陷的位置就是太阳穴。因为颅骨骨板最为浅薄,太阳穴也最容易按压和碰触。太阳穴主要的作用:一、可以治疗头部疾病,也就是头晕、头痛一系列的疾病,尤其是偏头痛,它的效果非常好。二、可治疗失眠、焦虑、紧张、抑郁一系列情智系统疾病。三、太阳穴靠近眼部,所以它对眼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调理和治疗作用,比如眼睛干、痒,以及麦粒肿早期,都可以选取太阳穴,在太阳穴点刺放血,治疗眼周的疾病。
01:43
听宫穴的作用与好处
治疗耳周系统疾病、调理耳鸣和耳聋。听宫穴在头面颞侧,靠近耳前位置。具体的位置是在下颌骨髁状突后方,耳屏的前方。听宫穴因为在耳部周围,所以它可以很好治疗耳周系统疾病,比如耳鸣、耳聋,无论是长时间的耳鸣、耳聋还是突发的耳鸣、耳聋,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在听宫穴可以采用点压的方式,用拇指或食指点压,效果很好。同时还可以采用耳穴贴压的方式,可以用小黄豆粒、磁珠,贴压在听宫穴的位置,来调理耳鸣和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