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淋巴细胞偏高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11-028534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淋巴细胞偏高的危害与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具体原因有密切相关。引起淋巴细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性感冒,对人体危害比较小,但是也会造成一些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疼、浑身酸痛、打喷嚏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感冒症状可以逐渐消失。但是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淋巴细胞偏高,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就比较大,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由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释放到外周血中,此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出血、贫血、全身疼痛症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是很高的,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

从血常规检查结果看,淋巴细胞升高的幅度不同,代表的疾病不一样,对人体的危害性也不同。如果仅仅是轻度的淋巴细胞偏高,一般没有多大危害,此时就是病毒感染的表现,经过7-10天的抗病毒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的。但是血常规检查如果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可能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如急性或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进行外周血形态检查、骨髓穿刺等进行病因诊断,一旦确诊为白血病,一定积极进行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总之,当淋巴细胞偏高时,一定要看一下升高的幅度,看一下病因来分析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病因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危害降到最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临床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两大类:一类是原发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再有一类是非血液性疾病所继发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发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会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血病、淋巴瘤也可以因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由于体内的自身抗体导致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病毒的感染可以继发淋巴系统的增殖,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年老体弱的病人、肝肾疾病、感染也常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抗甲状腺的药物、抗感染的药物也常可以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82588次收听

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怎么治疗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范围是5-15μmol/L,如果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可以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对身体的非常有害处的,可以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各种心血管、脑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和老年痴呆的发生有一定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成分是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的一些辅助因子,能够提高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酶的活性,这样就可以促进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此外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保证营养的全面,尽量少吃各种肉类、高脂肪和胆固醇类的食物,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喝酒吸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对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有一定帮助的。积极控制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饮食过程中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容易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分解减少,积聚过多;此外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也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语音时长 01:37

2021-12-30

87570次收听

02:5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一个可以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说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别比较明显,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一些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巨幼细胞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二,脾切除手术以后,短期内也会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第三,一些血栓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的情况,其他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第四,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大病初愈的表现。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本来是比较低,通过一系列治疗后刚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多数情况可看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宽。因为之前血小板降低,代偿作用下骨髓加速制造血小板释放到血,机体自我调节来纠正血小板降低这种状态,一些大的血小板还未完全分化好就被释放到血液中了,所以造成细胞体积不太均一,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这种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通常并没有临床诊断无意义。但是如果持续血小板分布宽度持续升高,此时应该应到血液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具体诊断。
01:40
血常规怎么看细菌感染
临床中不是所有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很多病人虽然出现感染,但血常规可能没有显著改变。但一般出现细菌感染,可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这是细菌感染最常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因为这些改变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以后,建议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01:37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构成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细胞之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50%~75%。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此外,一些继发的血液系统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炎症状态及应激状态也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放化疗所导致的白细胞损伤。此外,一些肝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其他系统疾病,长期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03:04
血沉是什么检查项目
血沉又叫红细胞沉降率,它是我们主要用来检查这种各种炎症、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等等的指标。它主要是在红细胞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边,它沉降的速度的数值,当红细胞表面有一些抗原的时候,沉降的速度变慢,那么我们通过血沉来作为非常简单的指标,来判断是不是有炎症性,免疫系统疾病。多数情况,女性的血沉的正常值是20mm/h,男性的血沉正常是15mm/h。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小血管炎、心磷脂综合症疾病,都是可以引起血沉增快的,要相应的检查抗体指标来明确诊断。
03:03
血小板压积偏高是什么病
血小板的压积偏高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单纯的血小板的压积偏高实际上意义并不是太多的,血小板压积偏高其实反映的还是血小板的总量会偏多一点。如果是生理性的原因,一般是进食了过多油腻食物,或者是经常的熬夜,造成了机体一些紊乱。这些时候都是可能会存在血小板压积偏高的情况。如果是疾病方面,除感染性疾病以外,像一些肿瘤性疾病,还有像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还有出血的问题,比如活动性的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或者是慢性的消化道的失血,也都会出现血小板压积偏高这样的情况。
两个O型血生的孩子是哪种血型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型就ABO血型,夫妻两人如果都是O型血,生下来的孩子也是O型血。人的ABO血型,受控于A、B、O三个基因。但每个人人体细胞内的第九对染色体上,只有两个ABO系统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即为AO、AA、BO、BB、AB、OO中的一对等位基因。O型血的基因型为OO,故两个O型血夫妇,他所生的孩子血型只能是OO,即O型。临床上ABO血型的鉴定方法,是用已知的标准A型血清含抗B凝集素,和B型血清含抗A凝集素,分别与被鉴定人的红细胞悬液混匀,以其发生凝集反应的结果,判定被鉴定人红细胞膜上所含的凝集原,再根据所含凝集源确定血型。A型为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血清中具有抗A抗体者,B型为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者,AB型为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者,O型为红细胞上既不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者,所以在A、B、O血型中,3个血型都比较常见。如果夫妇两人都是O型血,他们所生的孩子都应该是O型血,而不可能出现其他血型的孩子。
语音时长 02:30

2021-07-09

98778次收听

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白细胞比例比较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值范围是(0-0.1)x10^9/L。如果血常检查,发现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x10^9/L,或者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就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异常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是身体接触了某种过敏源,引起了过敏性反应,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64693次收听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要紧吗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不是太严重,有可能是因为发生某些过敏性疾病引起。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或者过敏性结肠炎等。因为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正常范围是0-1。1.3只是稍微有点偏高,说明病情不是太严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判断后,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遵医嘱使用些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病情会很快缓解。治疗的同时,需要禁止再次接触过敏源,避免引起过敏反应反复发作。如果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90591次收听

隐血高是什么原因
尿检隐血高诱因较多,首先可考虑是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疾病引起,如患有肾脏炎症、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泌尿结石等。若存在外伤因素影响,或患有先天性疾病、前列腺增生等,也可造成尿液隐血高。
输血后发冷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输血后发冷可能与输血前后室温变化过大、过敏反应、局部感染有关。建议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进行改善。
血粘度高怎么治疗
很多人在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头晕现象,很多人都以为可能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好而导致的,其实这可能就是因为血粘度高而引起,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尽快的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正确的方式,比如说多喝水,严格的控制个人的体重,避免高热量的食物,多吃粗粮和黑木耳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
铁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铁蛋白是一种负责储存体内铁元素的蛋白质,其低下常常提示身体中铁元素不足。铁蛋白低,可能是妊娠、过度运动、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有些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出现了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基本涉及伤寒、心肌梗塞等疾病,还有就是患者严重烧伤、大手术之后,也会出现此状况,由于涉及的疾病方面很多,所以在出现上述状况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