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太溪穴

发布时间:2022-01-129079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太溪穴位置

太溪穴在我们内踝处,当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取穴。

太溪穴如何取穴

在我们的内踝一侧,内踝的高点和跟腱之间,连线中点位置,这就是太溪穴。

太溪穴的功效

太溪穴有很好的补肾益气的作用,对于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于男性的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可以治疗小便疾病,治疗局部的病症像内踝部位疼痛。

太溪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

取太溪穴用一寸的针,或者是一寸半的垂直进针,进针的深度大概是0.5-0.8寸左右,取局部胀感或沿着小腿往下的放散感,可以用我们的手去按摩,可以用揉法,也可以用点按的,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点燃艾条,距离皮肤大概5-10公分的距离,采用温和回旋灸的方式去温灸它,一直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或者是热力渗透的程度即可,也可以采用泡脚的方式,采用温水或者是配用一些中药把太溪穴即腕踝之下浸到药水里头。

太溪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

治疗频率主要是看病症的程度,如果说病症程度很重,每日进行针灸,如果把太溪穴作为保健穴位来使用的话,每日皆可使用。

太溪穴的禁忌

治疗的强度不宜过重,在浴足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水的温度不宜过高,特别是有糖尿病的病人的时候,温度更要控制在37度左右,浴足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外关穴
外关穴位置在我们的手臂的前侧,它在我们的前臂部位,它是在腕背横纹上两寸。外关穴如何取穴首先来说,我们露出我们的前臂,找到我们的腕横纹,再找到我们的肘横纹,我们把它分成一半,之后,我们再把它分成1/3,腕横纹上两寸,在桡骨和尺骨之间,就是外关穴。外关穴的功效外关穴可以有疏风清热,同时它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它可以通利三焦经,有很好的退热的功效,它对很多头面部的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再有由于上火导致的牙龈肿痛,外关也可以很好的退热,可以治疗颈项部的疾病,它可以治疗淋巴结的炎症,外关穴,局部的治疗作用也很好,它可以用于偏瘫,腕臂活动不利导致的疾病。外关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我们取腕背横纹上两寸,用针刺的方法,采用针的直刺,进针大概是0.5寸到0.8寸左右,局部取胀感,或者是让感觉沿着臂向肘关节去传导,还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是用艾条灸,手持艾条在外关穴的位置上进行悬灸,也可以用回旋灸,也可以用温和灸,也可以采用直接灸的方法,我们可以取一部分的艾绒,把它固定在外关穴上,然后进行点燃也可以,可以采用按摩的治疗方法,按摩主要是采用点按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揉法,可以采用拇指的螺纹面去操作,也可以用中指的螺纹面进行揉法,以及点按的方法去治疗。外关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治疗频率取决于它的病症,比如说像外感头疼急性发作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外关使用的频率就要高,比如说我们可以每日针灸,或者是每日按摩一次都可以,如果说疼痛改善了,我们可以每周治疗2-3次为宜。外关穴的禁忌它的禁忌,主要是针刺的方法要得当,它不宜过深,过深之后容易损伤神经。
语音时长 04:12

2022-02-17

65917次收听

大敦穴
大敦穴位置在我们的足大趾上面,在足大趾末节的外侧,距趾甲角0.1寸的位置上。大敦穴如何取穴大敦穴位于我们的足部,足大趾的靠近第二个脚趾的这一侧,靠近小指这一侧是外侧,距趾甲角横0.1寸,纵也是0.1寸的位置,这就是大敦穴。大敦穴的功效大敦穴对于肝经的病症是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它有调神志的作用,它可以缓解神志的疾病,有疏泄肝经之气的作用。大敦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首先来说是用针刺的方法,把它消毒之后,用点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留针,碰到了急性的昏迷的病人,也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点刺放血,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采用拇指的指腹,去揉大敦穴。大敦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大敦穴的使用,要看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来说像大敦穴的放血,以及留针的刺法,是用于急性的症状,如果说是治疗少腹的聚集,每天治疗一次,症状改善之后可以延长频率,比如说一周两次左右即可。大敦穴的禁忌大敦穴靠近趾甲缘,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要注意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环很差,在这个地方针刺,特别要重视消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造成糖尿病足。
语音时长 02:50

2022-02-17

70226次收听

中指有什么穴位
中指主要有两个穴位,第1个穴位就是中冲穴,第2个穴位就是肺心穴。这两个穴位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当出现比较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表明这两个穴位方面所对应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疾病,第1个穴位它能够治疗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况,肺心穴治疗神经性引发的疼痛。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人体鼻子两侧的穴位,首先就是迎香穴,适用于治疗感冒以及鼻塞;其次是上迎香穴,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再者是印堂穴,适用于治疗头痛以及流鼻血;接着是合谷穴,适用于治疗流鼻血以及眼睛疲劳;最后是风池穴,可以治疗头痛以及落枕。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我们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穴位,不同的穴位也有着它的名称,像鼻子两边就有迎香穴,上迎穴,鼻子周围还有印堂穴,经常按揉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作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按揉穴位来治疗。
中脘在肚脐上几指
中脘穴在肚脐上面,约4寸左右,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倘若跟一些诸如关元穴、天枢穴以及血海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减肥的功效;倘若跟合谷穴、解溪穴以及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搭配,就可以达到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的目的。
足三里穴位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部位,一般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就可以找到。而通过针灸或者其它方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同时可以补中益气,改善气血虚弱等病症,而且也能通经活络,提高免疫力。
02:17
宝宝腹泻推拿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发季节。中医辨证婴幼儿腹泻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寒湿泻推拿治疗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湿热泻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脾虚泻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为主;伤食泻治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主。同时,因婴儿皮肤娇嫩,推拿手法不宜过重。一般推拿数次后效果显著,若效果不佳,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内关穴是什么
内关穴是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面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要有理气、止痛和安神作用。内关穴在临床上很常用,主要治疗心脏病、胃病、呃逆等。内关穴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首选穴位。内关穴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内关穴配大陵、神门主治失眠;配郄门主治心痛;配足三里、中脘主治胃痛、吐泻。
语音时长 01:06

2019-02-14

63025次收听

外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外关穴按摩方法就是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要注意是自己在家里按摩外关穴,落枕还没有缓解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外关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还有头痛、耳鸣、耳聋,这些五官科的病症。另外,还可以治疗颈肩部的疼痛和肋间神经痛,就是一些胁肋部的疼痛。如平常岔气的时候,也可以揉按外关穴来治疗;落枕出现颈部的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的时候,可以揉按外关穴治疗。
语音时长 02:15

2019-02-14

52547次收听

02:15
照海穴怎么找
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也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具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的功能。照海穴在临床上非常常用,可以用于治疗肾阴虚、阴虚火旺等疾病。平时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自按摩照海穴作为日常保健。照海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穴义是:照,即照耀;海,即大水,意为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可见照海穴与肾脏关系密切。照海穴是强肾降火的神奇妙穴,点揉此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一举两得。
02:21
什么是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在人体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三阴,即足三阴经;交,即交会。三阴交穴是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三阴交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所以名叫三阴交穴。三阴交不但有健脾的作用,并且对肝经和肾经也有调理的作用。可以调理阴虚、脾虚等病症,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
03:22
三阴交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阴交是人体最常用的保健养生的穴位之一,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对肝、脾、肾三经,都有一个调理的作用。所以,患者平时在家里自己作为保健,也可以按摩三阴交穴位。经常按摩三阴交,可以对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些胃痛、腹痛,还有下肢的疼痛、麻木,都有一些缓解的作用。如果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或痛经,可以在月经来潮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揉按三阴交穴。这样一直坚持到月经期结束,可以对痛经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孕妇要禁止按摩三阴交穴位,因为三阴交具有滑胎的作用。
按列缺穴可不可以缓解头痛
按列缺穴可以缓解头痛。列缺穴它是四大总穴之一,叫头项寻列缺。列缺在我们的手腕部,桡骨茎突的凸起之处,定位有这样一种方法,就是两个虎口交叉,放直搭在桡骨茎突上,我们食指的尽头,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列缺穴。列缺主要功能,它是一个疏散风寒的穴位,所以我们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的感冒。头疼、发烧,就可以用来按摩列缺穴,向颈部的方向,推或者按都可以。另外列缺穴还告诉大家有一个很好的醒脑安神的作用。我们曾经扎过这个穴以后,那个学生一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所以当你需要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可以按压这个穴,让你的头脑非常清醒且不疲劳。
语音时长 01:23

2019-01-23

62107次收听

02:38
什么是风池穴
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古称为热府穴。治疗高血压、调节血压,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风池穴靠近枕骨下缘,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的凹陷中。可以用两个拇指,十指交叉叠在一起,简单取风池穴。风池穴主要可以治疗一切外感风邪引发的疾病,比如颈项疼痛,肩背酸痛以及头晕头痛。平时可以使用拇指按压法,多指按压法,也可以使用掌捏法来治疗颈肩部、背部疾病。如果风池穴位置出现局部的点压疼痛,代表出现了局部的异常,有一定的气血淤滞,可以采用拇指的点压手法,点压之后第一是确定病灶,第二可以以指代针,缓解局部的疼痛。还可以用拇指轻轻按揉,可以配合食指,轻轻的拿捏按揉,也可以通过手掌整个扣在风池穴两侧的位置,进行提捏的手法,来放松整个颈部的肌肉,治疗颈肩部和背部的疾病。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