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可以吃西洋参吗
发布时间:2021-08-2682129次播放
视频内容:
气虚可以吃西洋参。但是气虚不是单纯靠西洋参解决的,气虚有很多种,有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元气虚等。
西洋参是治疗气阴两虚药物,主要是肺阴虚比较多见。有个中成药叫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是麦门冬、西洋参、五味子是养肺阴的,肺的气阴不足对于老师或讲话比较多的同志容易出现肺气阴两虚,可用西洋参泡水喝,但是如果是元气不足得需要人参,还有的胃气虚可用党参。还有小孩子如果饭量比较差,可用太子参、有的小孩如果是肾气不足,肾气虚,可用金匮肾气丸,所以气虚也分多种,所以西洋参只适合于气阴两虚患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一动就满头大汗是什么虚?

一动就满头大汗可能是气虚,也可能是阴虚,还有可能是热证。出汗多属于汗证的范畴。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包括自汗、盗汗等。自汗是指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汗多;盗汗是指睡觉时汗出,醒来出汗停止。中医认为,出汗多的病因病机多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动则多汗也可见于心经有热证。中医治疗出汗多讲究辨证论治,虚证分为肺卫不固证、阴虚火旺证、心血不足证,分别采用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归脾汤等进行加减治疗。动则汗多也可见于实证,如心脾热盛证、邪热郁蒸,治疗可分别采用导赤散合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等。上述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出汗多的人应注意自身的调护,如应避风寒,以防感冒;出汗后及时擦拭;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内衣并保持清洁;如果出汗多的同时还伴有发热,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气虚喝黄芪几天见效
肺脾气虚吃黄芪的见效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肺、脾气虚程度判断,其次要根据用药量的情况,量大相对见效时间快,量小见效的时间就慢。一定要根据气虚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脾气不足的程度,两种情况结合才能判断。气虚是人体疾病状态的原因之一,气虚又分为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和肾气虚,临床上常见的是肺、脾气虚和肾气虚。肺气不足时要用补肺益气的药物,脾气不足要用益气健脾的药物,肺脾气虚时要用味甘、性温的入肺经和脾经的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是黄芪,黄芪有补肺益气、补气健脾的作用。
出现气虚怎么调理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先通过饮食的调整,比如适量多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品,像肉类里的牛肉、鸡肉、猪肉,还有像植物里面的山药、大豆等。这些都是具有补气作用的,可以用这些食品煲汤,比如最著名的就是黄芪炖鸡,在这里面也可以加入一些莲子,跟母鸡一起炖煮,具有很好的补气虚效果。如果是小孩要让儿童不要挑食,还有一些老年人,要告诉老人,不要过度的限制蛋白类食品摄入,因为好多老年人,怕血脂高怕胖等,对蛋白食品限制的过度严格,这样也容易造成气虚。如果气虚比较明显的,也可以选用一些药物,像中药里面的人参黄芪、党参、黄精、甘草等,这些都有健脾、益气、补气虚的疗效。可以适当的在食品里面加入一些,比如在炖煮的时候加入这些药物,治疗气虚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补中益气。还有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具体的要分辨是哪一个脏腑的虚损为主,来选择这些药物。另外还可以用一些针灸或者穴位按摩的办法,像膻中、气海、足三里这些穴位,都有明显的补益气虚的疗效,还有气虚的人要适量的运动,运动能够提升正气。
气虚的症状有什么表现

气虚可以涉及全身各个方面,比如气虚会出现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容易出汗。气虚还会出现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的表现。气虚也可以出现清阳不升、清窍失养的表现,像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如果帅血无力还会出现脉象虚弱无力,或者是微细的表现。气虚还会出现水液的代谢失常,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以凝痰成饮,甚至水邪泛滥而会出现水肿。气虚还可以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出现一系列脏腑虚弱的症状,比如肺气虚,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容易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肾气虚会出现五脏以及脑髓失于濡养这些症状,像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无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如果肾不纳气会出现呼吸浅促、呼多吸少。脾气虚如果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会出现饮食减少、饭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的表现。如果心气虚会出现不能鼓动血脉,也不能养神的症状,像心悸、气短、多汗、劳动以后加重、神疲体倦。阳气虚会出现面色恍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至晕厥。
阳气虚如何调理

阳气虚是人阳热能量的不足,那就需要补阳,去补充能量。根据哪个脏腑的阳不足为主,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是以脾胃阳虚为主的,可以选用一些中成药,像附子理中丸,也可以加艾灸的办法,比如可以用中脘、下脘、脾腧、胃腧这样的穴位做艾灸。如果肾阳的不足,可以选一些中成药,像金匮肾气丸、等温补肾阳的药物,同时也可以选针灸、艾灸的方法来用,比如用关元穴、气海穴、肾腧穴、太溪穴等等穴位,像肾腧和太溪等等都是补肾的穴位,关元是补阳的一个要穴,所以通过艾灸的办法,也能达到补肾阳的作用。除了用这些补的办法,还要注意保护我们的阳气,要减少氧气的损耗,比如要防寒、保暖,同时吃的东西也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同时要增加阳气的供给,比如可以用热水,或者加一些温热药物的水来泡脚,当太阳充足的时候在户外晒太阳等,都能得到阳气的补充,同时可以适量的增加一些运动,因为运动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

气虚怎么锻炼
气虚的人选择锻炼方式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量的掌握以运动以后气短、乏力没有明显加重,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为准。随着气虚症状的好转,可以做一些快走、慢跑等相对剧烈的运动。第二,要结合自身的年龄、所患的疾病、脏腑的功能等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比如心衰的病人可以选择散步、气功、八段锦强度不是很大的运动。慢阻肺的病人要选择气功、腹式呼吸训练。膝骨关节病的人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等运动。年轻人可以运动量大一些,老年人运动量要稍微小一些。

气虚血虚有哪些症状
气虚血虚既有气虚症状,又有血虚症状,形成原因多数是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气虚临床上常见有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心气虚的常见症状是心悸、气短等,肺气虚的表现是短气自汗、胸闷等,脾气虚的表现是饮食减少、形体消瘦等。肾气虚的表现有三组症状,第一组是肾气虚表现,第二组是肾气不固表现,第三组是肾不纳气表现。血虚的症状在临床上是气短乏力,头晕眼花,机能减退等,还会出现痴呆、手足的麻木、眩晕目明等。

心血气虚怎么办
如果是心血不足,可以根据病人情况,如面色苍白、心慌、睡眠不好,可以用一些中药或成药,如八珍丸、归脾丸、当归、熟地、阿胶、龙眼等。心气不足的病人会有心慌、气短、语音低微、懒的说话、胸闷等症状,或活动以后症状加重,可以吃中成药,像四君子丸、人参归脾、人参健脾丸,以及一些补药,如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还可以通过针灸来调整,不管是心血不足,还是心气不足,都可以用针灸来调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气血不足吃什么食补
气血不足如果偏于气虚,如以气短、乏力、不耐劳、容易感冒等症状为主,可以选黄芪、生黄芪这味药,生黄芪是补气最重要的药,补气作用非常强,可以用它炖鸡或者炖瘦肉,黄芪炖鸡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是大补,炖完后可以喝汤再把肉吃掉,能够达到补气的作用。如果偏于血虚,可以用桂圆、红枣加米煮粥,如果没有糖尿病,血糖不高可以再加一些红糖。阿胶是补血圣品,具有明显补血的作用,但脾胃虚弱的人要谨慎应用。气血都不足可以用黄芪、桂圆、红枣,把补血和补气的药放在水里煮开,没有糖尿病可以加红糖,达到补益气血的目的。
气血不足要吃什么

气不足可以吃点黄芪,党参,人参,太子参,山药等这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药物。血不足一般的可以用当归、熟地黄或吃些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吃点羊肉,吃点这一类食物,可以补血,另一方面,像枸杞、桑葚、核桃仁等等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是常见的一个症状,产生原因一个是化源不足是气血生成不足这方面的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损耗过度,比如劳累,思想过度或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气血不足。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来的气血不足,都可以通过补气血的方法来进行纠正,在补气血这一方面,主要的是药物疗法,用补气血的药物来补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调节气血。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调节脾胃,通过食疗对补气血有很大的作用。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气虚
- 2 气虚者补气虚的食品有哪些?
- 3 气虚能怀孕吗
- 4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 5 气虚可以怀孕吗
- 6 肺气虚严重吗
- 7 脾虚气虚是怎么引起的
- 8 气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