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正常人一天睡几个小时正常

发布时间:2021-05-31105135次播放

视频内容:

睡眠时间的要求,每个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婴儿阶段可以发现,基本上是吃了睡、睡了吃,所以可以睡到18-20个小时。

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幼儿状态下,他的睡眠时间是有所减少,而对于正常的成年人来说,一天6-8小时的睡眠是比较好的,当然睡眠的时间也依据个体化,有不同的需求,最主要的是保证睡眠质量,第二天精力充沛,可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为正常。

如何保持正常的睡眠习惯?首先要每天固定时间入睡,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光线的刺激。日间做一些正常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睡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7
为什么晚上睡觉无意识坐起来
晚上睡觉无意识坐起来,可能有一下几种原因:1、不能排除有夜游症的可能性,白天过度疲劳,睡前过于兴奋,可能引发梦游症的发作。偶发的梦游影响不大,可通过针灸、拔罐等物理方法缓解疲劳,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夜游症,如果梦游频发,就需要到正规医院对症治疗了。2、可能和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的紧张、焦虑、神经衰弱等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有关。表现为在睡眠的过程中,突然坐起或者做无意识的活动,但是在睡醒觉之后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没有意识。这种的可以先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配合药物来治疗。建议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热牛奶有助于睡眠,平时要规律作息,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当做些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3、也有可能跟室内的温度过高、出汗特别多等有关。4、睡前大脑长时间处在兴奋状态,比如在睡前打电脑游戏、看喜剧影片、做剧烈运动时间过长等,也有可能出现偶尔坐起的症状。5、患有心脏或者肺部疾病,有可能在睡眠的过程中憋醒出现突然坐起、端坐呼吸等症状。此外,晚上睡觉无意识坐起来还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睡眠过深、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等有关,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需要结合当时症状及发作时间等因素,具体分析,如果频繁出现,需要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找到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03:02
为何睡觉感觉意识清醒不能动
有的人在睡觉醒来时头脑非常清晰,但是四肢却不能动,民间称之为鬼压床,其实是头脑与肌肉的分离现象。一般与患者过度的劳累、睡眠质量不佳,或者是醉酒状态、焦虑、紧张等情况是有一定关系的。小孩子更多见一点,因为小孩大脑没有发育完全,脑功能不完善。一旦出现患者不用过度恐慌。若经常发生,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于神经内科。有的是与患者服用过多的助眠药物有一定关系,需要减轻患者的睡眠药物,应用心境稳定剂。有的患者与严重的醉酒,或者过度的劳累等生理现象有关系,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要熬夜。
每天睡4个小时会出现什么后果
正常的成年人的睡眠时间是在6~8小时左右。如果睡4个小时,那么睡眠不足会导致全身各个脏器的一些改变,短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导致第二天的精力下降,有头昏、头晕、嗜睡等等神经系统表现,会觉得疲乏无力,也会有心慌、胸闷等心脏的症状,最主要的可能就表现为这两个方面。但是如果长期的睡眠不足,就会导致很多方面的改变,比如精神情绪的改变,如果剥夺睡眠之后,会发现这个人的脾气非常暴躁,很容易焦虑,有什么事情会往坏的地方想,它对人的情绪情感是有影响的。长期的熬夜也会导致心脑这些重要脏器的实质性的损害,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年轻人在紧张、过度的劳累之后会突然发生心源性的猝死,大面积的心脏梗死,这个时候就是非常危险的。我也接触过这样一个病人,他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因为卖早点,所以起得非常早,又因为有一些情绪的异常,每天睡眠很少,当然也有吸烟的其他的危险因素,结果就发生了青年的卒中、脑梗。所以对于睡眠不足来说,它可以有短期的,甚至长期的一些脏器的不良影响。当然它会影响血压,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睡眠障碍而导致的血压波动,所以睡眠对于稳定血压、血糖、血脂等等都还是有相应的作用的。
语音时长 02:07

2021-07-09

96544次收听

03:00
就想睡觉是怎么回事
第一、是慢性病存在的情况,应当通过血液常规的检查以及血液生化的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贫血、血糖的异常、血脂的异常以及肝肾功能的异常造成的。第二、应当明确是否存在睡眠的障碍,入睡不好,睡眠质量的下降或者睡眠时间短,也就是易醒早醒的时候,或者对于已经存在的焦虑、抑郁症来进行抗焦虑、抗抑郁的治疗。第三、是急性出现的病程,应当到医生那儿就诊,来明确是否是急性的疾病,例如一些病毒细菌的感染造成了全身的症状。
如何改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改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一个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就是低剂量、间断给、短期用药等,治疗失眠的药物很多,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以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最为常用,比如米达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等。现在,还有一些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说右佐匹克隆;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睡眠卫生教育以及心理的治疗,首先,让患者不要太过恐惧失眠,养成良好的习惯,作息规律,再者,睡前不要饮酒以及吃刺激性的食物,看刺激性的电影、电视等。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92163次收听

什么运动可促进睡眠
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睡眠。例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都是可以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的,这些运动还能够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身体产生疲劳感,这可以有助于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但是如果运动的时间离睡眠的时间越近,这就不利于睡眠了。因此在睡眠前,也就是夜间8点以前做一些轻体育的运动锻炼,这样一般是可以促进睡眠的,但是在入睡前一个小时是不建议进行运动,这会让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反而是不利于睡眠的,这时可以通过看看书,听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58609次收听

上班族午休是娱乐时间?别闹了,看了午睡的重要性,赶紧趴下睡觉
睡觉是人必须的休养生息行为,长期熬夜不睡觉,从表面形态上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黑眼圈、消化系统异常、心率失调等。而真正的内伤更为危险,比如更容易的心脏病、冠心病,肝脏系统也会紊乱,甚至有猝死的几率,所以睡觉是必须的。对于上班族来说,白天的工作十分忙碌,只有中午短短的一些时间可以休息,有些人选择娱乐,有些人选择午睡。问题来了,午睡真的有用?
睡眠障碍和抑郁有什么区别
睡眠障碍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影响。许多人分不清睡眠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区别。事实上,这两种疾病是非常不同的。它们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当发现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治疗。
睡眠障碍预后
睡眠障碍出现之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程度非常大,它很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疾病出现,比如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出现了睡眠障碍后及时的治疗才可以改善预后,避免身体受到其影响。
02:05
睡眠不好吃什么
可以调理睡眠的食物有桂圆,莲子,花茶,干姜,肉桂等,可以根据导致睡眠不好的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食物调理。如果因为脾虚导致睡眠不好,可以食用莲子、桂圆治疗,莲子、桂圆可以健脾、安心养神。如果患者是因为个人情绪,经常生气导致睡眠不好可以喝花茶改善,比如合欢花、玫瑰花、茉莉花等这些花茶等。对于脾阳不足导致睡眠不好的患者,可以使用干姜、肉桂等温阳的香料进行治疗。很多人经常失眠,难以入睡,可以通过膳食的方法来缓解这一症状。如果睡眠不好就会使人失去精气神,变得有气无力。出现这种情况后建议患者先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通过医生的帮助来改善自己的睡眠,最直接的解决方式。
新生儿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不睡觉,可采用以下四个方法进行缓解。第一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还要安静、光线比较弱,这样就会很快入睡;第二是调节适合的温度,睡觉不能穿太多,也不能太冷;第三是先给新生儿喝点奶,如果肚子饿,新生儿也不会很快入睡;第四个是唱催眠曲,或是放一些柔和的音乐,也可以帮助新生儿入睡。
01:55
睡眠障碍症状有什么
睡眠障碍是指在具备睡眠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够入睡,或者是入睡困难,会出现中间易醒、多梦的症状,醒后难以再入睡,可以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好。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出现疲乏、无力的症状,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可以出现头晕、心烦、急躁以及健忘等情况。诊断标准一共有五条:第一,患者几乎是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的特征,其他的症状,都是继发于失眠的基础之上;第二,一般情况下,睡眠障碍的患者,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的优势观念;第三,患者睡眠的数量,以及质量不足,能够引起患者出现极度痛苦的表现,同时,可以出现社会功能受损的情况;第四,每周发生睡眠障碍三次以上,并持续一个月以上;第五,排除躯体性疾病和精种障碍症状引起的是继发性失眠。
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睡眠障碍
导致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非常多,比如焦虑、兴奋,强迫等情绪因素。如果一个人情绪过于高亢或者过于低沉,大脑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很容易造成睡眠障碍。还有认知等因素,如果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很难入睡,因此也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障碍。
语音时长 01:59

2018-09-14

53640次收听

梦可不可以预测未来
在现实中很多人的梦可以预测未来,尤其是科学家,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睡眠的过程中是在对自己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做整合分类存储,这时候不受在清醒状态的意识控制,会想出很多创新性的想法。不过梦是否能够预测未来还没有确切定论。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14

60743次收听

哪些人适合于熬夜
同样是熬了一个通宵,有的人会疲惫不堪,有的人却没觉得有多累。欧洲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证实,这种差异实际上和一个名为PER3的基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