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左侧睡觉心脏有压迫感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6-307222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我们在睡觉时可能会出现左侧睡觉时有心脏压迫感的出现,甚至胸闷气短。当出现这种感觉时,需要尽早与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比如说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等,以排除心脏本身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存在。

如果经过了系统的检查和医生的临床评估,心脏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则考虑可能是心理状态不太好的原因,最近压力大或是睡眠不好,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这个症状才能得到有效的减轻或缓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8
心肌梗死遗传吗
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但一般不会遗传。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时,容易引起缺血性心肌坏死。高血压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偏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共同的生活习惯,心肌梗死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但心肌梗死通常不会遗传。在治疗方面,患者可以使用通心络胶囊,该药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不仅可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还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减轻心脏损伤,有效缓解心肌梗死相关症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斑块形成,稳定已形成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发布的“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研究成果已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该研究不但证实了通心络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的疗效,也为心梗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希望。在使用通心络胶囊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有助于增强疗效,预防再次心梗。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02:47
心肌梗塞怎么治疗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堵塞或破裂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心络胶囊等药物,该药具有稳定斑块、疏通血管的功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低,与其他药物联用能增加疗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
02:27
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典型症状就是心前区的闷痛、压迫性疼痛、刀割样疼痛,或濒死感,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用力排便后。一旦怀疑发生心梗,时间就是生命,要及时拨打120,及早就医,开通闭塞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细胞。心梗出院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服用药物来预防心梗再发,如中成药可改善心梗患者的心肌微循环,促进血管新生,稳定粥样斑块,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1:34
自测心梗最简单的方法
通常在发病前,心脏正常跳动,不会有心悸的现象。心梗一旦发作,心脏会加快收缩出现心脏剧烈的跳动,我们可以把手放在胸部来测量心脏的跳动情况,也可以通过把脉的方式,来测算我们的脉搏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不适的症状全身感觉不适的症状,这种感觉持续超过30分钟还是没有缓解,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得了心梗,心肌酶突然升高,这个时候可能是血管管腔变窄血流不畅引起的心肌酶升高,更要高度警惕是不是要发心梗了。
01:35
为什么年轻人也患心梗
年轻人换心梗很原因是生活方式不科学导致的,比如说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增大,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常常经常熬夜打游戏,长期以往导致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些因素会导致冠状动脉局部斑块的不稳定,甚至糜烂破裂,导致局部血栓的形成,从而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发生了急性心梗。当年轻人出现胸痛时,一定要尽早去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胸痛中心去就诊。
心肌梗死会引起早搏吗
心肌梗死会引起早搏。在急性心梗,尤其是前臂的心梗会看到早搏,尤其是频发的室性早搏会比较多。另外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之后,也会出现再灌注性的心律失常,也会伴有室性早搏的一个频发。部分病人还会伴有短暂的室速或有室颤等等。我们并不能因为单纯的早搏就认为可能是心肌梗死。早搏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一部分病人的早搏可能是一个功能性早搏,并没有非常确切的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可以引起早搏。大多是因为梗死之后心脏的电活动的不稳定引发,并不能说有早搏的病人会有心肌梗死。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15

93889次收听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哪里
我们知道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主要分为三支,分别是左主干动脉分出来的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这三支血管分别供应心脏的四壁的血液,如果这三支血管中的一支发生了闭塞,就会发生急性心梗,就是会造成心脏的一个壁或者是多个壁的心梗。从统计学上来说最容易发生心梗的部位是心脏的前壁,也就是左前降支这个血管最容易堵塞,这个所以前壁心梗是最常见的心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15

103041次收听

吃什么缓解心肌梗死
吃什么缓解心肌梗死呢?对于这个疾病很多的人都关心吃什么能缓解,其实这个疾病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不治疗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严重,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吃什么缓解心肌梗死吧!
什么是心肌梗死的伴随症状
​心肌梗死的伴随症状是什么呢,说到心肌梗死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发病的时候会伴随一些其它疾病,因此心肌梗死是死亡率很高,它的起因也有很多,但是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心肌梗死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呢,患者要引起重视,身体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要把疾病当成小事。
心肌梗死如何康复
心肌梗死在危重期时,必须严格卧床休息;急性期病情稳定后,进行轻微活动;缓解期进行肢体活动;恢复期进行家务劳动;维持期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康复锻炼。
如何确诊心肌梗死
确诊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很多的检查,比如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检查,症状表现,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等。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进行全面的相关检查,才可以明确病因,得到对症治疗。
心肌梗死日常的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平时不发脾气、不酗酒、控制好血压;避免突然用力搬重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等。心肌梗死要对患者,或可能患者进行卫生宣教。平时要修心养性,或不要发脾气,不要酗酒。如果有血压高,要控制好血压。另外平时不要突然地用力或搬重物,还有大便要保持通畅。有时候剧烈的咳嗽都会引起心梗的发生,经常120出车时,心梗患者发病最多地点厕所里很多见,上厕所大便拉不出,用力,结果就歪到马桶上,后来一检查,很多患者都是因为便秘引起用力过度,出现心梗情况。除紧急的抢救以外,对患者家属也要进行宣教。另外还有饮食方面,清淡饮食很重要。心梗患者可能伴发的疾病发生后易出现心律失常,易出现心梗,要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果出现相应情况,都要跟患者交代清楚。护理方面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不要突然用。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24

57648次收听

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梗最常出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主要包括情绪紧张、过度劳累、激动、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情况,包括胸闷、胸痛,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甚至会出现休克、低血压等症状。对于急性期需要先溶栓或做冠脉造影,植入支架,用抗血小板药物,也可以服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相对来说植入支架就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的早期症状为明显心前区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并且伴有出汗,疼痛呈压榨性闷痛,伴有恐惧濒死感症状。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能有先兆症状,比如发现心肌梗死前几天可有莫名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候会有胸闷、心慌、烦躁、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尤其是在心绞痛症状持续的时间比平时要长,程度比较重,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比较差。一旦有这些症状,就应该警惕是否是发生心肌梗死。在这一阶段病理来说并不属于真正心肌梗死。也就是说冠状动脉血管并没有完全闭塞,它属于心梗前期。疼痛有时候可以有放射痛,向左肩背部下颌部向上颌部放射。有时候有全身症状,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等。心肌梗死的时候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心慌,缓慢心率常可有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心肌梗死还会有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有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嗓子干等。还有一些患者心梗是以猝死为首发症状。
语音时长 01:46

2019-12-18

59962次收听

心肌梗死症状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心脏的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同时也是现在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是疼痛。心肌梗死可以产生剧烈的胸痛。胸痛的病人往往有濒死感。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在胸骨的中间,可以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甚至可以放射到左侧的手掌、手指,也可以放射到后背相对应的部位,也可以放射到上腹部。胸痛的程度非常剧烈,病人可以产生濒死的感觉,出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头晕、目眩、呕吐,所以心肌梗死的症状非常严重。严重的时候患者可以产生晕厥、可以产生休克,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产生突发的死亡。
语音时长 01:15

2019-10-10

5544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