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密闭恐惧症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18-09-215190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密闭恐惧症治疗可以去矫正患者对恐惧事物的不合理信念等。

密闭恐惧症可以通过改善认知,同时脱敏,这样最终能够治疗密闭恐惧症。系统脱敏疗法是指让患者重复体验恐惧场所里的感受,但系统脱敏同时还需要一些认知疗法,所以改善认知的同时去脱敏,这样能够治疗密闭恐惧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声音恐惧症是如何造成的
所谓的声音恐惧症,就是会对某种特定的声音产生恐惧心理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有:1、遗传因素,恐惧症具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素质因素,患者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涩、被动、依靠、高度内向,轻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或者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轻易发生恐惧症。3、生理因素恐惧症患者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增高,这种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上风,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4、有可能长期处于声音恐惧的环境当中,或者有条件反射的可能性,也就是总是碰到令人恐惧的声音,长期以往就会很容易对某些声音产生恐惧心理。
语音时长 01:26

2021-05-20

64955次收听

深海恐惧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深海恐惧症早期病发时,看到深海图片时有心率加快等表现,少部分人有特殊症状,如抗拒和深海有关图片等。
深海恐惧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深海恐惧症病发时可出现明显恐惧、抵抗心理,其主要诱发因素和性格因素、遗传性因素、社会因素、外界因素有关。
如何克服考前恐惧症
如果想要克服考前恐惧症,首先要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努力消除消极的自我暗示。同时要正确认识考试,不要太在意结果。若自我无法改善恐惧等不良心理,可以去寻求他人帮助,必要时去咨询心理医生。
选择恐惧症是什么意思
选择恐惧症会诱发一些诸如心跳加速以及呼吸困难,还有眩晕以及晕厥等等情况的发生。建议有必要相对选择恐惧症做一个心理评测和心理疏导,先找到病因,然后才可以对症治疗。而在治疗方法上,包括心理治疗以及情绪释放。
恐惧症怎么治
恐惧症这种不良症状的治疗方法,首先建议可以选择催眠治疗法,就是借助催眠来了解一下患者的患病根源,然后才可以对症治疗;其次就是情景治疗法,借助模拟场景来克服恐惧;最后,还可以借助强迫治疗法以及自我认识治疗法来进行治疗。
02:13
学校恐惧症只有休学吗
学校恐惧症可以不休学,需要了解孩子恐惧的原因。孩子首先要进行诊断和治疗,需要找到孩子对学校恐惧的原因。比如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或者和同学的交往出现了问题、被同学欺凌、欺负或者被某些老师严厉批评。家长要耐下心问孩子原因。现在家长的教育,有时候过度严厉,也有时候过度溺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和胆量都会有所欠缺。所以不仅要找到孩子对学校恐惧的原因,家长也要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是否给予孩子正确的爱。相信家长经过耐心细致的询问,帮助孩子去成长,可以克服孩子对学校的恐惧。
02:20
封闭空间恐惧症怎么办
封闭空间恐惧症患者要到心理科和精神科进行就诊,由医生给出专业评估,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封闭空间恐惧症是指幽闭恐惧症,是患者对于封闭空间出现恐惧心理的一种恐惧症,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比如地铁车厢、公交车等封闭空间,都会引起患者的幽闭恐惧症。药物治疗首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此外,安定类的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临时口服,对于缓解恐惧症状也非常有效。心理治疗对于帮助患者完善人格,提高自我调整能力也非常有益。
02:25
什么是焦虑恐惧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恐惧症同样也是以焦虑症状为主。焦虑症和恐惧症的区别在于:焦虑症的引起因素不可预测,可以把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的表现是没有固定对象的紧张担心,害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惊恐发作是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紧张不安感,伴有心慌、出汗、胸闷,严重的患者会有濒死感、晕厥感。焦虑症发作时,诱因不清。而恐怖症是由特定的情境、物品,或场所诱发。焦虑症和恐怖症的表现相似,但是诱发的因素不同,这是焦虑症和恐怖症的区别。
分离恐惧症
分离恐惧症是焦虑,多发生于学龄期的儿童。尤其是当儿童与母亲分离,会感到不安,出现过分的焦虑情绪。分离性焦虑,叫做分离恐惧症,又叫分离性焦虑。许多患儿怀疑自己的母亲会离开自己,甚至会发生意外,发生危险,或者遇到伤害,自己会大祸临头等等,因此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当与母亲分开的时候,马上就会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或者出现淡漠退缩。如果强行送到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就会哭闹不止,不与其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睡。有的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等。症状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手、大小便,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二,要培养孩子的合群的能力。让孩子和其孩子一起玩耍,培养孩子与其人怎样相处,减少分离性焦虑的产生。三,不要强行把孩子放到托儿所,应该逐渐有个过程。去托儿所等到孩子和其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以后,家长可以慢慢的减少陪同的时间。四,要对父母也进行教育。治疗孩子必须先治疗父母,让父母了解这份内心恐惧产生的原因。最后如果焦虑症状特别严重,影响睡眠和饮食,适当的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09

2019-07-04

53649次收听

焦虑恐惧症的表现症状
焦虑恐惧症严格说有两种症状。即焦虑,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大祸临头的感觉,恐惧,如过度焦虑、恐惧害怕的感觉。焦虑是没有原因的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大祸临头的感觉。在临床上焦虑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又称为惊恐发作,患者突然产生一种特别惊恐害怕的感觉,觉得自己活不了了,会满头大汗、惊恐不安,会特别紧张、害怕,这是惊恐发作,又叫急性焦虑。慢性焦虑是患者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烦躁,这称为慢性焦虑。焦虑是没有原因的。恐惧是面临一定场合、促进,或对象后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害怕的感觉。临床上分为场所恐怖、社交恐怖和单一恐怖。比如社交恐怖,是在社交场合不敢与人对视,不敢说话,不敢抬头。与人交往时觉得特别紧张,害怕、恐惧。对于一般人来讲没有这种状态,但对于恐惧症患者,就会觉得特别紧张、恐惧,这是焦虑恐惧症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5

2019-07-04

57411次收听

婚姻恐惧症的表现
婚姻恐惧症就是在结婚前就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对婚姻的持久持怀疑和恐惧的态度。婚姻恐惧症是鉴于新人在结婚前的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害怕,甚至会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其实是一种回避行为在作怪。婚姻恐惧症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名词,不是一个医学的争论,也不需进行药物治疗。婚姻恐惧中的表现有对婚姻的持久持怀疑和恐惧的态度,在结婚前就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对结婚后的生活,面临的困难的程度进行扩大。现在人们对婚前同居大多是宽容的态度,所以同居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就使得未婚的青年对婚姻的期待心理也相应的减弱。年轻人由于同居而对婚姻失去了新鲜感,反而对结婚后要承担的责任产生更多的考虑,由此表现出对结婚的恐惧。也有些人有过失败的婚姻,怕再次受到伤害,或担心由于双方的子女,引发再婚的纠纷等等,这也是产生婚姻恐惧症的因素之一。目前的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也有负面的宣传,媒体中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所以这种社会分为会给没有走入婚姻殿堂的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婚后的生活也会过多的考虑,产生婚姻恐惧症。
语音时长 01:52

2019-07-04

55573次收听

恐惧症吃什么药
恐惧症吃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可以选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氟伏沙明、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以及氟西汀等,还有一些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以后,可以增强接受治疗的信心,所以药物治疗对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恐惧症主要就是行为治疗,进行暴露或者脱敏治疗,也可以跟脱敏治疗同时进行。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地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的一种神经症。一般情况下,病人知道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但是在相同的场合下面仍然会反复的出现,难以控制,在发作时候还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的症状,患者会尽量回避这种恐惧的客观事物或事情,恐惧症分为场所恐惧,社交恐惧和单一恐惧。
语音时长 01:33

2019-07-04

56366次收听

02:05
白大褂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白大褂恐惧症,其实是一种医院恐惧症,这是一个本能的反应。虽然有一大部分人不会去了医院,就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有的人确实是会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个问题。出现白大褂恐惧症,可能是由于害怕医生,从小就形成的思维定势。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生病,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打针的时候,在心理留下的恐惧的阴影。比如有些白大褂型高血压的患者,是因为在医院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从而可以导致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的不正常,这只是一种现象。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种情况以后,可以慢慢的改变这种情况,比如可以先陪着别人,去医院慢慢接触医务工作者,通过和医生做朋友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恐惧。也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变得更加勇敢,多鼓励自己。
02:07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通过在人际环境中的心理训练,才能真正克服社交恐惧。当社交恐惧症程度非常严重时,可以适当选择药物治疗,比如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虑药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治疗才能克服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