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8-09-3051424次收听
语音内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它是由于人体的糖不能被人体利用,开始消耗脂肪,但脂肪利用不充分,经过一系列环节代谢,最后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种酸性代谢产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它是由于人体的糖不能被人体利用,开始消耗脂肪,但脂肪利用不充分,经过一系列环节代谢,最后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种酸性代谢产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糖高的孕妇39周必须住院吗
血糖高的孕妇39周有身体不适时,一般必须住院;如果没有身体不适,通常不是必须住院。1.必须:孕妇39周血糖高,并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需要注意治疗,以免症状加重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健康,此时不及时治疗,可能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孕妇日常应注意控糖,避免食用过多奶油、蛋糕、糖果等高糖食物。2.不是必须:如果孕妇39周血糖高,但是没有引发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日常应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建议孕妇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肉、西红柿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在妊娠期间,孕妇要避免食用雪糕、辣椒、大蒜等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胎儿稳定后,可适当运动,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何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一定要及时的送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静脉补液做好抢救。另外要注意搭配着胰岛素进行治疗,要将患者的血糖降至安全范围内,患者清醒后要多喝水,另外平时也要做好血糖的检测。
酮症酸中毒怎么纠正电解质紊乱

可以及时补钾治疗,也可以根据情况补磷,如果出现低血镁,需要补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由于渗透性利尿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丢失,以及使用胰岛素、补碱引起的钾离子细胞内移,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补钾需要根据入院时血钾水平及入院后尿量制定补钾方案。先静脉补钾,注意补钾的量、速度和浓度,停止输液后改为口服补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磷同血钾一样可降低,一般认为补磷是有益的,若患者肾功能差,可不补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经胰岛素和补液治疗后,可发生低血镁。当补钾治疗后心电图仍有异常时,注意有无低血镁,给予补镁治疗。由于补碱治疗可引起严重低钾血症,目前不主张常规应用碱性药物,并认为一般轻度中毒病人经输液和应用胰岛素后,血酮即下降,酸中毒自行纠正。
酮症酸中毒多少天能治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较轻48小时可治愈,较重需更长时间调理,存在无法恢复的可能。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去除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应激因素。包括1.一般处理;2.补液;有利于失水的纠正,血糖的下降和酮体的消除;3.补充胰岛素;抑制酮体;4.纠正电解紊乱;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6.治疗诱因:例如严重感染、心肌梗死、外科疾病、胃肠疾患等。发现及时,病情较轻,一般12-24小时可以缓解,48小时可治愈。迁延失治,病情较重,纠正需24-48小时,但并发胃瘫、尿潴留、甚至心脑血管意外、昏迷需更长时间调理,存在无法恢复的可能,心脑血管意外、昏迷还会导致死亡。糖尿病患者要按照医嘱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怎么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可以补液、胰岛素降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的同时内皮细胞损伤因素减少,血液黏稠度下降,脂肪酸被重新利用,减少了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配合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易合并胰腺炎的机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时,由于胰岛素缺乏升血糖激素增加,脂肪分解加速利用减慢,大量脂肪被动形成游离脂肪酸产生高脂血症,游离脂肪酸和卵磷脂在胰腺腺泡附近堆积对胰腺产生损伤。同时高脂血症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胰腺局部微循环不良。高血糖、酸中毒等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了胰腺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了胰腺炎的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15%。针对以上发生机制,及时纠正可逆危险因素,阻断胰腺炎发展恶化是救治此类患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