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发布时间:2020-02-1265755次收听

语音内容:

糖尿病患者肯定就有血糖高症状,但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确诊需在标准的条件下检查。当患者在空腹、安静且无异常症状的情况下检查出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如在情绪激动时、或空腹时间没有达到八小时、或期间服用影响血糖升高的药物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值。也可能是因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应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上升快等暂时性的血糖变化。

所以出现血糖高也不一定是糖尿病,需要排除以上因素后重新测定血糖。血糖高的原因是短期内进食,大量含糖的食物或应激因素,比如感染、手术、精神创伤等,会引起一过性的高血糖,一旦这些诱发因素被纠正后,血糖能很快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31
胰岛素注射副作用
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常用的降糖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低血糖,这是胰岛素使用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低血糖典型的症状包括,饥饿、心慌、出汗,或者不典型表现为乏力、头晕,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第二方面就是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当然极个别的现象也有像过敏性休克。第三就是皮下脂肪萎缩,或者是增生。第四胰岛素性水肿,对症处理或者大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第五就是屈光失常。第六体重增加。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的患者适合吃一些含糖量比较低,升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例如柚子,橙子,猕猴桃等。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例如香蕉,柿子,桂圆,石榴,杨梅,荔枝,葡萄,杏,梨。这些水果含糖量都是比较高的。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无以上典型表现,常因糖尿病并发症就诊,比如视物模糊、指(趾)端麻木、手套感或袜套感,或者皮肤瘙痒等就诊,这些症状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神经、外周血管病变引起。也有部分患者因为糖尿病肾脏损害就诊,比如出现双下肢水肿、泡沫尿、贫血等就诊发现,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肾脏组织病变,引起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此外尚有部分老年患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就诊。有部分儿童患者因高血糖导致的头昏,脂肪瘤等就诊。也有部分患者因低血糖反应,如心慌、冷汗、头昏等就诊而发现。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14

52135次收听

糖尿病传染吗
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的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发生一些急性或者是慢性的并发症。糖尿病发病的最常见的两个原因,一个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另一个是胰岛素抵抗。而对于一些传染性的疾病来说,一般都有一种致病菌或者是病毒,比如肝炎,一般是由肝炎病毒传染引起的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传染引起的;再比如说流行性感冒一般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因为糖尿病的发病和这些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或者是病毒没有任何的关系,一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二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包括胰岛素抵抗,还有一部分人后期会出现胰岛素分泌相对的不足,所以说糖尿病肯定是没有传染性的一种疾病。大家不必担心和糖尿病的病人日常接触会产生传染。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6

56632次收听

胰岛素过高应该怎么办
胰岛素过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和食用一些降低胰岛素的药物。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一个最重要的唯一激素,如果胰岛素水平过高,实际上反映出是体内一种胰岛素抵抗的状态,胰岛素长期过高的一种状态,会导致胰岛功能下降,最后引起二型糖尿病临床的发生。胰岛素过高是糖尿病之前早期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如果进行及时的干预,就可以预防二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过高临床最常见的是腹型肥胖的患者,要控制体重,可以缓解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一些药物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说最常见的药物二甲双胍,这是一个非常古老又非常有效的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能降低胰岛素水平的一个药物,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有非常多的证据,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一种药物。除二甲双胍之外,还有胰岛素、增敏剂,像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都是常用于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但是二型糖尿病除了胰岛素抵抗之外,还存在胰岛功能不足的一种情况,过高的胰岛素水平,除了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像胰岛素瘤这种很少见的疾病。对于胰岛素水平过高的胰岛素瘤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反复的低血糖,和二型糖尿病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个患者反复出现饥饿、心慌、低血糖,同时胰岛素水平过高,提示着可能会有胰岛素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胰岛素过高的情况,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过高,只是早期的一个表现,也是预防糖尿病非常关键的阶段。
语音时长 02:15

2019-11-27

63163次收听

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胰岛素、利拉鲁肽、SGLT-2等。糖尿病治疗方法很多,最好的药物实际上并不是非常恰当的一个说法,所有的糖尿病药物都有适合的人群,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适合的药物。常见糖尿病药物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胰岛素,SGLT-2,利拉鲁肽等适合不同人群,比如以肥胖为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可能会选择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既能控制血糖,又对控制体重有利。对于偏瘦的患者会选择增加体重又能控制血糖的药物,比如胰岛素促泌剂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改善体重增强体质也是有利的。出现肝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损伤可以选择胰岛素。胰岛素对肝肾功能没有出现明显影响,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会选择二甲双胍,SGLT-2,目前认为他们对心脑血管有益。
语音时长 01:46

2019-11-27

64248次收听

02:45
酮症酸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原因实际上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停药听信偏方,合并感染以及脱水等原因引起。一、最常见是病人原来打着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突然听信有祖传秘方或者保健品能降低血糖,然后停止进行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者中药的规范治疗,停止治疗后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二、如果本来血糖控制尚可,但是最近合并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出现高烧,也经常诱发酮症酸中毒。三、脱水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的一个原因,如出大汗、患胃肠炎、拉肚子、大吐、大泻或者利尿药用的特别多时。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人在没有吃饭的时候,血糖值应该保持在3.89~5.6摩尔每升。而在吃完饭后两小时的时候,测量血糖的时候应该不高于7.8摩尔每升。当出现有血糖明显升高时,可以通过口服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对血糖起到调节作用,另外适当的吃一些黑芝麻也可以起到降糖效果。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则需要适量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的方法有用吗
其实在民间所流传的大部分偏方都是没有效果的,就连发达的医学都无法治疗病情,偏方怎么会完全治疗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们最好不要总是迷信偏方,应该在平时选择正规的渠道进行治疗,最好是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可以慢慢的调理,缓解病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查清,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发病年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最大的危害是其引发的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45

2018-09-30

55797次收听

02:37
如何预防糖尿病
预防的时候都会提到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就是让人不得糖尿病。第二级预防,就是已经有了糖尿病,不出现并发症。临床上最常见的,尤其是到医院就诊的这些病人,就提到三级预防,就已经有并发症,我们使进展的速度减慢,这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三级预防。但实际上,我觉得一级预防的意义更大,就是使人不得糖尿病,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尤其对那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他的家族里面有糖尿病人,因为只有他的父母是糖尿病人,他的子女显然是属于危险分子。如果是40岁以后,同时又有血压血脂的异常,体重又超重,活动量又偏小,把这一类归结于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或者是叫危险分子。一级预防,最主要的就是有危险因素的这些人群。通过后天的一些努力,使他不得糖尿病,这可能才是一级预防最主要的一些措施和目标。至于已经发现糖尿病以后,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他尽量的少出现并发症,或者是出现并发症的时间更晚一些,或者是更轻一些,这可能是二级和三级预防最为主要的。
01:32
糖尿病遗传吗
实际上糖尿病会遗传,如果家族里面出现一个糖尿病人,在后代里面出现糖尿病的机会大概是比非糖尿病人的家族高3-20倍,这是国外做过很多的调研得出来一个数据。这种遗传不是一对一的。并不是说父母是糖尿病,孩子就一定是糖尿病。但是遗传应该说在糖尿病发病里面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是一定发病,可能跟出生以后的饮食、生活方式等等都有关系,是不是就一定能遗传到子代,同父母遗传给孩子,还是跟后天的很多因素有关系。
02:24
什么人易得糖尿病
人群中容易得糖尿病的有几种,第一个是父母双方或者是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的,得糖尿病几率就会很大;第二个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第三个就是经常吃夜宵的人;第四个就是压力比较大的人;第五个就是胰腺炎的患者;第六个就是妊娠期怀孕的妇女。
抱团得糖尿病别全赖遗传
临床上,经常能遇到全家抱团看糖病的现象,最近就遇到了一个典型例子。儿子今年23岁,身高170cm,体重90kg,BMI指数31.14,膀大腰圆,是典型的腹型肥胖。最近他忽然觉得口干、喝水多,尿多,食量未减,人却消瘦了。
糖尿病的饮食结构
提起苦瓜这个降糖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血糖、血脂异常者,我相信你们家餐桌上更是少不了苦瓜。大家应该知道,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而中医认为,苦瓜性味苦寒,《救荒本草》等很多古医书中记载苦瓜可“止渴”“主治烦渴、引饮”,所以对消渴之证有较好的疗效。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了,不需要我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