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炎可以治疗吗

发布时间:2021-05-127004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胆囊炎肯定是可以治疗的,因为它不是不治之症,也不是我们目前不具备技术手段。胆囊炎主要是在胆囊结石的基础之上,一部分患者可能没有胆囊结石的基础,就出现胆囊区上腹部的疼痛,反应在全身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升高、寒战、高热、查体会出现墨菲斯征阳性等。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内科治疗或者是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就是如果没有明显的胆道或者是胆囊颈部、口部的梗阻,我们可以积极的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抗炎等治疗。

如果是胆囊区域比较饱满,可以在超声引导之下给胆囊区穿刺和引流治疗,如果出现在胆管颈的梗阻这一块,我们可以在外科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的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壁增厚是怎么回事
胆壁增厚可能由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癌等原因引起,胆壁增厚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怎么检查是否有胆囊炎
胆囊炎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疾病,其病理机制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胆囊炎患者可以通过十二指肠引流收集胆汁进行检查,可发现胆汁内有脓细胞,胆汁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那么,怎么检查是否有胆囊炎?但临床上,更为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三种:
胆囊炎是怎样诊断的呢
胆囊炎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胆囊处非常的疼痛,这样的疾病也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的症状,给患者带去了太多痛苦,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需要在患病的时候及时的做好检查和治疗,那么首先有必要去了解胆囊炎是怎样诊断的呢?
详解胆囊炎的诊断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加重,人们工作负担也越来越多,胆囊炎也就成为我们最大的敌人,因此对于上班族来说,针对胆囊炎积极最好预防工作。那么,下面小编详解胆囊炎的诊断方法都有什么?
02:42
胆结石和胆囊炎有什么区别
胆结石我们一般是指胆道系统出现结石,狭义的胆结石又是指的是胆囊里面长有结石。这是一个疾病存在的状态,它并没有完全发展到炎症。胆结石一般来说可以是静止的,不产生任何症状。也可以产生了疼痛,就是所谓的胆绞痛。那么在胆绞痛的基础之上,也可以产生细菌的滋生而产生炎症。所以胆结石跟胆囊炎,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状态的概念,实际上又有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一个密切关系。在胆囊长有结石的时候,经常会造成我们的胆囊发炎,胆囊炎如果发生了,这种胆囊在重吸收的功能和处理胆汁的这种功能上,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又会进一步地造成胆结石的发作和胆结石的生长,所以胆囊炎和胆结石经常是互为因果的。
02:54
胆囊炎会引发胰腺炎吗
从医学解剖上可以了解到,肝脏外有一条主管道叫肝外胆道,它的最低端与胰管合并在一起,形成共通状态。一旦我们的胆囊里面的结石,或者胆囊一些炎性成分随胆汁排放出来,也就是排到胆总管内,这些含有炎性成分的胆汁、胆泥,或者甚至一些石头的小碎渣,排放到胆管的末端的时候,不能直接进入肠道。因为这个地方有一部分环形的括约肌,会造成结石在这里形成梗阻,令胆道和胰管同时出现梗阻,阻止了胰液的排放。所以,这就有胆结石和胆囊的炎性的成分,诱发了胰腺的炎症,医学上称为胆源性的胰腺炎。
胆囊壁稍毛糙是什么原因
胆囊壁稍毛糙是B超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稍毛糙,表示可能存在的一些慢性炎症。同时要看有没有其它的症状比如结石,息肉等,可以定期做B超随访复查来观察不需要马上做处理。如果稍毛糙同时合并其它一些异常,比如有结石合并的胆囊结石,或者合并有息肉,应继发胆囊壁稍毛糙,要看症状严重程度,胆囊功能是否还存在,是否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等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仅是胆囊壁稍毛糙很难做出下一步的诊疗方案,更应该观察其临床表现,有没有其它合并症状,以及在随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大部分胆囊壁稍毛糙,B超底下发现的是一种胆囊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处理的,只需要定期做B超的随访复查就可以。对于胆囊壁稍毛糙要针对引起胆囊壁稍毛糙的具体的病因来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58

2020-03-18

54866次收听

胆囊毛糙要怎么调理
如果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胆囊壁毛糙提示呢,有可能是慢性的胆囊炎症,但是呢,也需要根据具体有哪些症状来判断胆囊壁毛糙是否严重,那么还有呢,像一些慢性的肝病,肝炎引起的胆囊的功能异常,也可能出现胆囊壁毛糙。如果说没有症状,我们建议呢,通过饮食的调整休息,定期复查就可以,而如果已经出现了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合并有消化不良,那么我们建议呢,通过一些口服、消炎、利胆的药物,严格控制体制当中脂肪的含量,戒烟戒酒,同时呢,也要定期的检查,而如果说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胆囊毛糙。则建议针对肝脏疾病的病因包括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否需要戒烟戒酒,是否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整。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1

50167次收听

02:37
胆囊壁增厚能自愈吗
由于结石或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胆囊炎发作,通过积极的抗感染保守治疗,胆囊的炎症水肿消退了以后,就可以自愈。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而引起的胆囊壁持续性增厚则很难自愈恢复到正常,需手术治疗。肿瘤性的胆囊壁增厚则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厚程度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引起胆道的扩张、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等反应。因此应识别导致胆囊壁增厚的原因,积极的进行外科处理。
03:09
胆囊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炎的诊断除了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以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辅助检查来判断炎症发展的严重程度,以及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是否合并有某些合并症。急性胆囊炎的主要表现是腹痛、发热,需要检查的项目有血常规,某些炎症因子,肝功能等来判断其炎症的严重程度,同时也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腹部B超来查看胆囊是否出现明显的增大,胆囊壁是否增厚,胆囊周围是否有渗出。急性胆囊炎还可能合并有结石的梗阻,甚至是掉入到胆管内引起梗阻性黄疸,那么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核磁来判断是否存在有合并胆管结石的风险。某些急性胆囊炎还可能合并有急性胰腺炎,这时需要根据病人疼痛的剧烈程度,胰腺是否出现异常来进一步查看胰腺的形态,可以通过抽血、验尿、查淀粉酶的水平以及影像学来进一步诊断。而慢性胆囊炎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包括超声、CT、核磁来判断胆囊的大小、形态、胆囊壁的厚度等。
胆痛怎么办
胆痛主要是因为胆囊炎发作而引起胆疼。尤其是对于中老年的女性患者,肥胖体质的病人,平时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或者刺激性的食品,饱餐之后,很容易诱发胆囊炎的发作,并且表现为局部的疼痛。患者首先需要静卧休息,通过禁食禁水让胆道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症状便会缓解。在静脉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可以给予止痛药物,因为胆囊炎发作的疼痛属于绞痛,可以应用缓解痉挛的药物,常用的有阿托品或者氢溴酸山莨菪碱,如果没有明显的效果,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另外,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的病人,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切除胆囊,可以明显的缓解因为炎症而导致的疼痛症状。最重要的是患者需端正态度,无论有没有病发,都需在平常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息。
语音时长 01:16

2019-12-27

55894次收听

胆囊壁厚有什么影响
胆囊位于肝脏的胆囊窝里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及胆囊颈三个部分。胆囊壁是比较薄并且非常光滑的,它正常的壁厚度在1到2毫米这个范围之内。如果采取超声检查胆囊的话,胆囊的腔内是不会出现回声,而且胆囊后部的壁回声会出现增强。当我们正常人在吃饱之后胆囊壁会增厚到4毫米至5毫米这个范围。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胆囊壁的厚度出现超过3毫米则是说明胆囊壁增厚,因此需要考虑胆囊炎或者出现肝炎等疾病造成的。严重的话则是可以出现右侧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症状加重,一般来说采取抗炎及利胆的药物治疗后可以缓解的,但是反复发作的情况下是需要采取手术摘除胆囊为好,以免反复发作从而出现胆囊粘连及胆囊穿孔坏疽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27

59244次收听

得了胆囊炎怎么办
如果胆囊炎是急性的,那么需要通过服用解痉、镇痛类的药物来进行缓解,与此同时还需要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进行胆囊切除术。对于慢性的患者需要服用利胆类的药物,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这类患者饮食方面需注意少吃鸡蛋、牛奶类的食物,还需要戒酒。
胆囊炎饮食注意什么
胆囊炎患者应该清淡饮食,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胆囊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减少对胆囊的刺激,患者可以吃一些不含油的食物,清淡的饮食,比如喝点粥,可能会减少胆囊炎对胆囊的刺激,减少疼痛。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会加重胆石,胆囊炎大多数是胆石引发胆囊的急性炎症,胆囊出现胆石后,胆石梗阻堵在胆囊的出口位置,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的急性炎症。
语音时长 00:58

2018-09-14

64910次收听

01:40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炎是属于一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胆囊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可以为腹痛、恶心、呕吐。通常情况下,引起胆囊炎出现的原因,与日常饮食的合理性、均衡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平时的时候,一些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以及低纤维素饮食,更容易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生。引起胆囊炎的原因,与饮食的习惯,也是有着比较大的相关性。因为有较多的人,经常饮食不规律,或者是不吃早餐,以及不定时定量的饮食,都会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胆囊炎的发病率较高,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了解胆囊炎患者的饮食需要及禁忌,对患者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