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观察员
45次浏览

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目的是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及防止血栓形成。该药物通过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稀释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适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辅助治疗。

1.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分子量约为4万道尔顿,能快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组织间隙水分回吸收入血管。每输注500毫升可扩容约1000毫升,效果维持6-12小时。临床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毫升/公斤体重,24小时总量不超过1500毫升。需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过量导致肺水肿

2.改善微循环障碍

休克时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易聚集。该药物可降低血液黏度,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减少缗钱状形成。实验显示输注后微循环血流速度可提升40%-60%,尤其对感染性休克合并DIC早期效果显著。需配合晶体液使用,推荐比例为1:2至1:3。

3.抗血栓作用

通过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减少纤维蛋白原结合,阻断血小板聚集。研究证实可使血小板黏附率下降35%-50%,预防微血栓形成。对创伤性休克伴高凝状态者,建议联合肝素使用,但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禁用。

使用需严格掌握禁忌证: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颅内出血活动期禁用。输注过程中监测凝血功能、尿量及肺部啰音,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休克治疗需综合病因处理,该药物仅为循环支持手段,不可替代血管活性药物及原发病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