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什曼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利什曼病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支持疗法。五价锑化合物、米替福新和两性霉素B是常用药物,严重病例需结合手术清创或脾切除。
1. 药物治疗是利什曼病的核心手段。葡萄糖酸锑钠作为五价锑化合物,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抑制原虫代谢,疗程通常20-30天。米替福新作为口服药,能干扰原虫细胞膜合成,适用于内脏利什曼病,需连续28天服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针对耐药病例,通过静脉给药破坏原虫细胞结构,每周2-3次持续10-15天。
2. 局部治疗适用于皮肤型病变。15%巴龙霉素软膏每日涂抹患处,可促使溃疡愈合。液氮冷冻疗法能破坏感染组织,适用于小型病灶。对于鼻咽部黏膜病变,5%阿米卡星喷雾可减少局部寄生虫负荷。
3. 支持疗法改善患者整体状态。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和叶酸,严重者输注浓缩红细胞。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采用高热量流质饮食配合乳清蛋白粉。脾功能亢进引发血小板减少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维持凝血功能。
4. 手术治疗适用于特殊病例。脾切除术能解决药物无效的内脏利什曼病伴脾肿大,术后需预防感染。大面积皮肤溃疡需清创后植皮,使用自体皮片或人工真皮。淋巴结脓肿形成时,穿刺引流联合甲硝唑冲洗可加速愈合。
利什曼病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方案,皮肤型以局部处理为主,内脏型需系统用药。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完成疗程后6个月内定期复查抗体滴度。疫区居民应使用驱虫蚊帐,户外活动时喷涂避蚊胺制剂。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使治愈率达95%以上,延误处理可能导致慢性化或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