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中医怎么调理,怎么治

妇产科编辑 医颗葡萄
42次浏览

关键词: #子宫 #中医

子宫下垂中医调理以补气升提为主,配合针灸、中药和盆底肌锻炼,严重者需手术干预。核心病机为气虚下陷、肾气不足,治疗需辨证施治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1. 气虚型调理

气虚型表现为小腹坠胀、乏力,舌淡苔白。经典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含黄芪30克、白术15克、升麻6克等药材,每日1剂水煎分服。配合艾灸百会穴、气海穴,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建议练习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30次收缩。

2. 肾虚型调理

肾虚型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用大补元煎加减,含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枸杞15克。可配合隔姜灸关元穴,每周2次。食疗推荐杜仲猪腰汤:取杜仲15克、核桃仁10克与猪腰同炖,每周食用2次。

3. 湿热型调理

带下量多色黄者属湿热型,选用易黄汤加减,含黄柏10克、车前子12克。外治采用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煎汤熏洗,每日1次。避免久坐湿地,饮食忌辛辣油腻。

4. 重度脱垂处理

三度脱垂需考虑手术治疗,传统术式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固定术。术后配合黄芪30克、当归10克代茶饮,促进组织修复。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坚持凯格尔运动训练。

子宫下垂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疗程,治疗期间禁用寒凉食物,避免长期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轻度患者通过系统调理可恢复,重度脱垂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定期妇科检查评估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