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急症?出现后该如何治疗?

高血压急症指血压短期内急剧升高(通常≥180/120mmHg)并伴随靶器官损害,需立即就医降压以避免心脑肾等器官不可逆损伤。关键治疗包括静脉降压药物、器官功能保护和病因排查。
1.高血压急症的核心特征
血压骤升至180/120mmHg以上,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胸痛或呼吸困难等靶器官损害表现。常见受损器官包括脑(高血压脑病)、心脏(急性心衰)、肾脏(血肌酐升高)及视网膜(出血渗出)。
2.临床治疗三大要点
静脉降压药物首选尼卡地平、乌拉地尔或硝普钠,1小时内将血压降低不超过25%,后续6小时降至160/100mmHg以下。同时需心电监护评估心肌缺血,进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化验肾功能和尿蛋白。对于合并急性肺水肿者需加用利尿剂。
3.院前自救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半卧位休息。若备有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长效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禁止进食固体食物以防误吸。
4.后续管理方案
血压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口服降压药联合方案,常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三联疗法。每周监测2次晨起血压,完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如肾动脉超声、醛固酮检测)。戒烟限盐(每日钠摄入小于5g),进行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高血压急症是可能致死的医疗紧急情况,及时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可显著改善预后。患者出院后需严格遵循个体化降压方案,每3个月评估靶器官功能,警惕无症状器官损害的发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用药信息,暴雨天气或感染发热时加强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