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晶体液输液制剂有哪些

眼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39次浏览

关键词: #输液 #体液

常用晶体液输液制剂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水分、电解质或提供能量。选择需根据患者脱水类型、电解质水平及临床需求决定。

1. 生理盐水(0.9%氯化钠)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是等渗溶液的代表。适用于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手术中容量补充及代谢性碱中毒的稀释性治疗。但大量输注可能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注速度。

2. 5%葡萄糖溶液

每100ml含5g葡萄糖,属等渗溶液但输入后葡萄糖快速代谢,实际成为低渗溶液。适用于单纯性脱水伴低血糖患者,或作为药物稀释载体。糖尿病患者使用需监测血糖,避免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以防加重脑水肿

3. 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液)

在生理盐水基础上添加钾离子和钙离子,电解质组成更接近细胞外液。常用于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或烧伤早期液体复苏。含钙特性使其禁用于输血通路,可能引起凝血异常。

4. 乳酸钠林格溶液

在复方氯化钠基础上添加乳酸钠,经肝脏代谢后可转化为碳酸氢盐。适用于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或腹部手术中容量维持。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乳酸代谢障碍可能加重酸中毒。

5. 碳酸氢钠溶液

常用浓度为1.4%等渗液和5%高渗液,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碱中毒、低钾血症。输注时避免与钙剂配伍,防止沉淀形成。

晶体液选择需结合患者血钠、血糖、酸碱平衡等指标。心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输注总量,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液过程中需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改善指标,必要时配合胶体液使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