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哪些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及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全形成的异常通道,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典型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听诊可闻及肺动脉瓣区固定性第二心音分裂。中大型缺损需在3-5岁前进行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补,小型缺损可能随年龄增长自然闭合。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心室间隔存在异常通道,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缺损位置可分为膜周部、肌部等类型。患者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生长迟缓。膜周部缺损多需手术治疗,肌部小缺损有自愈可能。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系胎儿期主动脉与肺动脉间正常通道未及时闭合所致。典型体征为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早产儿发生率较高,足月儿可尝试药物促闭合,无效者需行介入封堵术。
4、房室间隔缺损:
房室间隔缺损又称心内膜垫缺损,常合并二尖瓣裂缺。患儿多伴有唐氏综合征,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滞后。完全型需在6月龄前手术矫治,部分型可择期手术。
5、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该畸形指部分肺静脉未正常汇入左心房,而是连接至右心房或体静脉系统。临床表现与房间隔缺损相似,但X线可见特征性"雪人征"。需通过心导管检查确诊,多数需手术矫正。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应定期随访心功能,避免剧烈运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促进生长发育,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婴儿需监测体重增长曲线,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凝管理。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心脏专科医师,流感季节加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