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的区别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31次浏览

关键词: #蛋白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高脂蛋白血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血脂成分异常类型和发病机制上。高脂血症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或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脂蛋白血症则强调脂蛋白代谢异常导致的特定脂蛋白升高。

1、定义差异:

高脂血症是血液中脂质总量异常的总称,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则特指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蛋白颗粒代谢紊乱,需通过电泳或超速离心检测确诊。

2、检测指标:

高脂血症诊断主要依据血清总胆固醇大于5.2毫摩尔/升或甘油三酯大于1.7毫摩尔/升。高脂蛋白血症需分析脂蛋白亚型,如Ⅱ型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Ⅳ型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为特征。

3、发病机制:

高脂血症多与饮食过量、肥胖等环境因素相关。高脂蛋白血症常涉及载脂蛋白基因突变,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导致,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早期多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黄色瘤或动脉硬化。高脂蛋白血症各型表现各异,Ⅰ型患者易发胰腺炎伴发疹性黄瘤,Ⅲ型特征为掌纹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

5、治疗侧重:

高脂血症治疗以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为主。高脂蛋白血症需针对性干预,Ⅲ型需联合降胆固醇与降甘油三酯药物,Ⅴ型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并配合血浆置换。

日常管理需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脂代谢。定期监测血脂谱变化,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血脂目标值管理。出现肌腱黄色瘤或反复腹痛应及时就医排查脂蛋白代谢异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