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六类是什么意思

甲状腺结节六类是根据超声影像特征进行的TI-RADS分级,用于评估结节恶性风险,主要包括1类(正常甲状腺组织)、2类(良性结节)、3类(可能良性结节)、4类(可疑恶性结节,细分为4A、4B、4C)、5类(高度怀疑恶性)和6类(经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分级依据结节形态、边界、回声、钙化及血流信号等特征。
1类结节指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组织完全正常,无任何结节或异常结构。此类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每1-2年常规复查超声即可。若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针对性检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2类结节为典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囊性为主、边界清晰、无微钙化。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单纯囊肿,恶性风险低于2%。通常每1-2年随访,直径超过3厘米可能需穿刺抽液治疗。
3类结节恶性概率约5%,特征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边缘光整、无可疑超声表现。建议6-12个月复查超声,若增长超过20%或出现新发可疑特征,需升级为4类评估。
4类结节根据可疑程度细分为4A(5-10%恶性率)、4B(10-50%恶性率)和4C(50-85%恶性率),表现为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等。需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4C类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5类结节具备至少3项恶性特征,恶性率超过85%,需手术切除。6类为病理确诊的恶性结节,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甲状腺全切或腺叶切除,术后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结节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避免过量。规律作息、控制情绪压力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避免颈部受压或外伤,每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合并甲亢者需限制碘摄入,术后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旁腺功能及血钙水平。适度进行瑜伽、太极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颈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