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该怎么治

老年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护理、手术治疗、中医调理及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鼓膜穿孔未愈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针对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常用药物包括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局部用药,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克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合并真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耳道分泌物培养以调整方案。
每日用无菌棉签清除外耳道脓性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冲洗时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操作时避免损伤鼓膜。淋浴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禁用尖锐物品掏耳。耳道潮湿易加重感染,清洁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吹干。
对于鼓膜大穿孔或听骨链破坏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伴有胆脂瘤或骨质破坏时,应实施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剧烈咳嗽或擤鼻以防修补材料移位。高龄患者手术需评估心肺功能,必要时分期进行。
急性发作期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五味消毒饮,慢性期用托里消毒散加减。局部可用黄柏煎液滴耳或黄连油纱条填塞。艾灸取穴听宫、翳风等改善耳部循环。体质虚弱者配合玉屏风散调节免疫力,但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
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血糖稳定。避免感冒诱发鼻咽部炎症,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加强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冬季注意耳部保暖,远离吸烟环境。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监测病情变化。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患耳朝上避免压迫。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可进行耳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双手搓热后覆盖双耳,食指轻弹风池穴36次。适当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避免游泳、潜水等易进水活动。出现耳痛加剧、高热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