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导致的肠穿孔如何治疗

伤寒导致的肠穿孔需紧急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穿孔修补术、肠段切除术、腹腔引流、抗生素治疗及营养支持。
适用于穿孔较小且边缘整齐的情况。手术直接缝合穿孔部位,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需配合腹腔冲洗减少感染风险,术后需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
当穿孔范围较大或合并肠坏死时需切除病变肠段。切除后根据情况行端端吻合或造瘘,伴有严重腹膜炎者需分两期手术。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所有病例均需放置腹腔引流管,通常选择硅胶引流管置于盆腔和膈下。引流可排出脓性渗液,减少毒素吸收,引流液性状和量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需选用针对伤寒杆菌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严重感染需联合用药,疗程至少持续至体温正常后10天。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术后早期需全肠外营养,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配方,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期采用低渣饮食,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
伤寒肠穿孔患者术后需绝对卧床2-3周,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从流质开始,每2-3天提升一个等级至软食。每日监测体温和腹部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腹部超声。恢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剧烈咳嗽和突然体位变化。建议伤寒痊愈后接种Vi多糖疫苗预防再感染,改善居住卫生条件,彻底消灭可能存在的慢性带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