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什么意思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通过手术方式清除纵隔区域淋巴结的外科操作,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分期或治疗转移灶。手术方式主要有经胸骨正中切口清扫、胸腔镜辅助清扫、机器人辅助清扫三种。
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核心目标是明确肿瘤分期或清除转移灶。通过病理检查清扫的淋巴结,可准确判断恶性肿瘤是否发生纵隔转移,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对已确认转移的病例,清扫能直接减少肿瘤负荷,改善患者预后。
该手术主要适用于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中央型肺癌病灶靠近纵隔时,需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食管癌因淋巴引流途径特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可达40%以上。部分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也可能需要实施该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采用胸骨劈开切口,可充分暴露前纵隔;胸腔镜技术通过3-4个小切口完成操作,创伤更小;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提供三维视野和灵活器械,适合精细解剖。术式选择需结合病灶位置和医生经验。
术后可能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嘶,发生率为5%-15%;乳糜胸因胸导管损伤引发,需禁食或手术修补;气胸、出血等常见胸外科并发症发生率约3%-8%。严格术中解剖和术后引流可降低风险。
患者需持续胸腔闭式引流3-5天,每日引流量小于100毫升方可拔管。术后24小时开始呼吸功能锻炼,使用激励式肺量计预防肺不张。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逐步过渡到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术后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过渡到普食,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1.5克/公斤体重。建议进行为期3个月的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有氧运动和上肢力量练习。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淋巴结情况,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注意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声嘶加重等迟发并发症,出现异常需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