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眩晕的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关键词: #眩晕
关键词: #眩晕
老年眩晕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前庭抑制剂、改善微循环药物、抗焦虑药物、前庭康复训练、手术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地芬尼多、倍他司汀等,通过抑制前庭神经传导减轻眩晕症状。这类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可缓解旋转感、恶心呕吐等前庭症状。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
常用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及脑部血供。适用于脑血管硬化、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可减轻头昏沉感、站立不稳等症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可用于心因性眩晕。这类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缓解紧张、恐惧等情绪因素诱发的非旋转性眩晕。起效需2-4周,初期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反应。
包括凝视稳定性练习、平衡训练等非药物疗法,通过中枢代偿机制促进前庭功能恢复。适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难治性梅尼埃病可考虑内淋巴囊减压术,听神经瘤则需行肿瘤切除术。手术干预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器质性病变,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及风险。
老年眩晕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快速转头或体位突变。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维护。建议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改善平衡能力,居家环境需消除地面障碍物防止跌倒。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规范控制基础疾病。眩晕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扶靠固定物,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意外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