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心律过缓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1次浏览

心律过缓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心律过缓可通过药物调整、病因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

1、窦房结功能减退:

窦房结作为心脏天然起搏点,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纤维化或退行性变,导致电冲动发放频率降低。典型表现为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通过规律有氧运动改善,严重者需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基础代谢率下降。患者除心率减慢外,常伴有怕冷、体重增加等表现。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激素替代治疗,多数患者心率可逐渐恢复正常。

3、药物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钙通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可能过度抑制心脏传导系统。若出现心率低于用药前目标值或伴随低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性心动过速。

4、电解质紊乱:

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会抑制心肌细胞膜电位,高钙血症则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这类患者多有肾功能不全或利尿剂使用史,需通过静脉用药调节电解质平衡,同时监测心电图QT间期变化。

5、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窦房结或房室结缺血,常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这类患者往往伴随胸痛、血压下降,需立即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必要时临时起搏维持心率。

日常应注意监测晨起静息心率,避免过度摄入含钾高的香蕉、橙子等食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代偿能力,但运动中如出现黑朦症状应立即停止。冬季注意保暖以防低温加重心动过缓,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减少心脏压迫。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心率变异性,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