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时采取什么体位

关键词: #体位
关键词: #体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通常采用俯卧位或改良俯卧位,具体体位选择需根据结石位置、患者体型及手术方案综合决定。常用体位主要有标准俯卧位、俯卧分腿位、仰卧斜位、侧卧位、反向截石位五种。
患者腹部朝下平卧于手术台,胸部和骨盆下方垫软枕保持腰椎前凸。该体位便于穿刺后组肾盏,适合多数肾盂及上中盏结石。需注意保护面部、胸部受压部位,男性患者应避免外生殖器受压。
在标准俯卧位基础上双下肢分开30-45度,利于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适用于肥胖患者或需要多通道穿刺的复杂结石,可扩大肋间隙操作空间。术中需使用凝胶垫保护膝关节及足踝。
身体与手术台呈30度夹角,患侧腰部垫高。适用于合并脊柱畸形或严重心肺疾病者,可减轻腹腔脏器对呼吸的压迫。需配合腰部牵引带固定体位,注意防止体位滑动影响穿刺精度。
患侧朝上屈髋屈膝,腋下垫圆形支撑垫。多用于移植肾结石或极度肥胖患者,可缩短皮肤至肾脏距离。需特别注意固定骨盆防止倾斜,必要时使用真空体位垫塑形。
患者取截石位后整体翻转180度,双下肢悬吊于支架。适用于同时需经尿道操作的鹿角形结石,可实现经皮与逆行联合入路。需严格评估下肢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牵引导致神经损伤。
术后6小时内保持去枕平卧以压迫穿刺通道,24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活动。饮食应从流质过渡到低盐低脂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发热、血尿加重或腰痛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