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常见西医疾病针灸治疗怎么选穴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科普君
42次浏览

关键词: #针灸 #疾病

痞满的西医疾病针灸治疗选穴需根据具体疾病类型决定,常见选穴方案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脾俞等穴位组合。

1、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痞满以调节胃肠功能为主,主穴选中脘、足三里,配合内关穴缓解恶心呕吐。中脘位于脐上4寸,属任脉,具有和胃降逆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增强胃肠蠕动;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可宽胸理气。临床常配合电针刺激增强疗效。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所致痞满需兼顾消炎与胃黏膜修复,主穴取中脘、胃俞,配以公孙、梁门。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调节胃腑功能;公孙为脾经络穴,与内关配伍可调理脾胃气机;梁门位于脐上4寸旁开2寸,专治胃脘胀满。治疗时可配合艾灸温补脾胃。

3、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痞满需注重降逆止呕,主穴取膻中、内关,配合足三里、公孙。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气会穴,能理气宽胸;内关与公孙配伍形成八脉交会穴组合,可平冲降逆。治疗时宜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避免强刺激诱发反流。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伴痞满需调节肠道敏感度,主穴选天枢、上巨虚,配以脾俞、足三里。天枢位于脐旁2寸,是大肠募穴,能调节肠腑功能;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主治肠鸣腹胀;脾俞可健脾化湿。治疗时可采用穴位埋线延长刺激时间。

5、胃下垂:

胃下垂导致的痞满需升提胃腑,主穴取百会、气海,配合足三里、中脘。百会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具有升阳举陷作用;气海位于脐下1.5寸,能补益元气;配合足三里健脾益气。治疗时建议采用温针灸并指导患者进行腹肌锻炼。

针灸治疗痞满需根据具体西医诊断选穴,功能性胃肠病以调节胃肠动力为主,器质性疾病需结合病因治疗。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情绪舒畅对改善功能性胃肠症状尤为重要,可配合呼吸训练缓解焦虑。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治疗。出现持续消瘦、呕血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等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