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有鼻血怎么回事

肿瘤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6次浏览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鼻咽癌放疗后出现鼻血可能由放射线损伤黏膜、鼻腔干燥、血管脆性增加、局部感染、肿瘤复发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止血、鼻腔保湿、抗感染治疗、血管修复、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

1、放射线损伤:

放射治疗会直接破坏鼻咽部黏膜细胞,导致黏膜变薄、糜烂甚至溃疡。受损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暴露后容易破裂出血,尤其在擤鼻涕或触碰鼻腔时更易诱发。需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结痂撕裂,必要时医生会开具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

2、鼻腔干燥:

放疗会损伤分泌黏液的腺体,导致鼻腔环境干燥,黏膜失去润滑保护。干燥的黏膜易形成裂纹,引发反复少量渗血。建议每日使用无菌液体石蜡或医用凡士林涂抹鼻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

3、血管脆性增加:

放射线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高。此类出血多为突发性且量较大,常见于治疗后3-6个月。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维生素C和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严重时需行电凝止血术。

4、局部感染:

放疗后免疫力下降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炎症刺激会导致黏膜充血肿胀,轻微摩擦即可出血。典型表现为血性分泌物伴异味,需通过鼻咽拭子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5、肿瘤复发:

肿瘤组织坏死或新生血管破裂可能引起反复大量出血,常伴随头痛、耳鸣等原发病症状。需通过鼻咽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认,若确诊复发需结合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或二次放疗等综合干预。

放疗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可进行适度鼻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出血期间禁止热敷。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每周发作3次以上,需立即返院进行鼻内镜下止血处理。定期复查EB病毒抗体和鼻咽MRI,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及肿瘤标志物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